-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病的預防與自我照護
慢性病的預防與自我照護 李汝禮醫師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秘書長 家醫科專科醫師 內科專科醫師 老年科專科醫師 依附醫囑性(遵醫囑性)-WHO 慢性病(平均):< 50 % 高血壓: 甘比亞 27%;中國 43%;美國 51%;台灣 47-64% 憂鬱症:40-70% 氣喘:急性治療43%;維持治療28% 愛滋病 :37-83% 美國高血壓全國聯合委員會第7次報告(JNC 7) 即使是最專業的醫師所處方的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也只有在病人具備足夠的動機去接受治療, 才能發揮治療效益,控制好血壓。 慢性病的預防與自我照護 慢性病的基本特質和問題所在 慢性病的危險因子和進展過程 慢性病的預防與自我照護方式 慢性病的前瞻預防—認識代謝症候群 慢性病的基本特質 持續時間:比急性疾病長久,甚至一輩子無法根治。 疾病的進行:與先天體質和後天環境都有關連。 發病症狀徵候:往往不明顯或完全沒有。 病情惡化時:會引起各種併發症、後遺症或甚至死亡。 慢性病對健康的威脅 高罹患率 全國四十歲以上心血管疾病盛行率 高血壓 : 35 % 高血脂 : 16.5 % 高血糖 : 12.7 % (衛生署2002年度調查) 高死亡率 心血管疾病約佔十大死亡原因者之20% 15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年齡分布 15歲以上國人高血糖盛行率年齡分布 15歲以上國人高總膽固醇盛行率年齡分布 15歲以上國人低密度膽固醇過高盛行率年齡分布 15歲以上國人高密度膽固醇過低盛行率年齡分布 15歲以上國人高三酸甘油脂盛行率年齡分布 94年度臺北市民三高慢性疾病盛行率 老年人與慢性病 國民健康局2007年「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2700人抽樣調查) 經醫師診斷為慢性病之老年人比率: 至少一種以上者:88.7% 至少三種以上者:51.3% 慢性病對健康的威脅-高死亡率 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全球跨國調查報告: 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四種慢性病約佔所有死因的60%,且還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在中低收入國家更高達80%) 96年國人十大死亡原因 慢性病的預防效益 慢性病的影響:個人身心健康、生活品質、造成早死,家庭和社會問題: 預防效益:可以運用現代醫護健康知能有效預防和管理的疾病。 高血壓治療與否和併發症發生率的比較 慢性病的危險因子和進展過程 慢性病的危險因子:如高脂、高熱量飲食、缺少體能活動、吸菸等不健康生活型態或先天遺傳體質等。 慢性病的中介危險因子: 如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或肥胖等。 慢性病: 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 慢性病的預防與自我照護方法 學習常見慢性病的核心知識 建立面對慢性病的正確態度 培養慢性病的健康自我照護能力 學習常見慢性病的核心知識-1 疾病的主要問題及其影響 高血壓:動脈血管中的壓力太高。 糖尿病:血液中的糖分濃度太高。 血脂異常:血液中不好的脂質太多或好的脂質太少。 肥胖:身體中脂肪組織堆積過多。 學習常見慢性病的核心知識-2 疾病的主要致病危險因子 如肥胖、吸菸或高脂、高糖、高鹽、高熱量飲食等不健康生活型態容易導致心臟或動脈血管疾病。 學習常見慢性病的核心知識-3 疾病的預防方法 直接間接的避免上述危險因子, 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 可以有效的預防或延緩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心臟病或腦中風等相關慢性病的發生。 建立面對慢性病的正確態度-1 以後天的努力克服先天的不足: 雖然有些慢性病的發生會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 但是至少有80% 的心臟病、腦中風和第2型糖尿病以及40%的癌症可以經過後天的努力加以預防,如健康飲食、體能活動等健康生活型態。 建立面對慢性病的正確態度-2 以警覺的態度面對疾病的發生: 多數慢性病人:未發生嚴重併發症前,沒有任何症狀或症狀非常輕微。 沒有症狀:不表示沒病或不需要治療。因為疾病的嚴重程度並不是完全取決於症狀的輕重。 慢性病的沒有症狀,其實只代表著體內的警示紅燈沒有亮起來而已。 建立面對慢性病的正確態度-3 以積極的健康管理取代根治慢性病的想法: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永遠不生病或生病後能完全根治,但是慢性病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確立之後卻往往是一種不可逆的、無法根治的疾病。 透過健康醫療專業知能去加以治療管理來避免殘障、失能等併發症的產生, 切莫過度懊惱憂心,或相信偏方草藥可以根治慢性病而盲目求醫,傷財傷身。 建立面對慢性病的正確態度-4 以正確的方法解決治療上遭遇的問題: 慢性病的防治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看到理想的成效。 治療中如果發生副作用或病情不穩的情形,應該諮詢醫師調整治療的方法,而非任意增減藥物或放棄治療。 因為藥物的使用原本就必須從較低劑量開始調整,而副作用的問題也可隨著個人體質、病情的調整加以避免。 培養慢性病的健康自我照護能力-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