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八单元81勿为小恶课件 鲁教版
(二)?? 案例分析: 赶去参加中考的小明骑车至考场附近的十字路口时,看见红灯亮了,此时绿灯方向正好没有车辆和行人通过。他想:中考事关重大,即使现在闯红灯也不会妨碍交通,于是他继续向前骑。 问:小明的做法是不是违法行为?为什么? 小结:小明骑车闯红灯,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也就是他做出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所以,小明的做法是违法行为。 四、什么是犯罪? 1、什么是犯罪? 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的特征: (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1)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的特征 (2)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 (3)刑罚当罚性——必然结果 案例:青年工人胡某,利用工作之便,分三次将七台冰箱运出厂外,出手后,获赃款5000元左右,严打中,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胡某到执法机关坦白交待了自己的罪行,并交出了全部赃款。人民检察院做出了对胡某免予起诉的决定。有人认为:“免予起诉”就是没有犯罪,这种看法对吗? 课堂练习 案例分析:2002 年9月30日,南京汤山发生特大投毒案,一审判决被告人陈正平被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陈正平于9月13日晚11时许将“毒鼠强”投放到“正武”面食店食品原料内,造成200多人中毒42人死亡,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按照刑法作出了以上判决。 结合犯罪的基本特征,分析案例。 参考答案:(1)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①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陈正平投毒致多人死亡,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② 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即有刑事违法性。陈正平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③犯罪是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陈正平投毒致多人死亡,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受到了刑罚处罚。(2)由此可见,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第二课时 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要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思考:有的同学认为,只要不犯罪,平时犯点小错无所谓。这种说法对吗? 案例:学生王某开始是小偷小摸,故意毁坏公共财物,经老师多次教育仍不悔改,受到学校的记过处分,于是他怀恨在心,夜间潜入学校纵火焚烧教学楼,造成经济损失数百万元,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5年。 王某的行为变化发展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二、为什么说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1、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2、开始是沾染上了坏思想、坏习气; 3、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干一些违法的事; 4、若不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至滑向犯罪的泥潭。 5、因此,我们要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三、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首先,要避免犯法就必须知法,知法才能守法 1、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课堂练习 某中学生学生李某,无心向学,其父母在外打工,对他学习不闻不问,致使他经常旷课,夜不归宿,经学校教育屡次不改。后来,他还结识了几个社会青年,和他们经常出入营业性舞厅消遣,甚至经常参与赌博,为获取赌本,他还参与了持刀抢劫,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李某有哪些不良行为?有哪些严重违法行为? (2)李某为什么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3)中学生怎样才能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参考答案:(1)李某的不良行为有:旷课、夜不归宿,进入营业性舞厅和赌博。严重违法行为有:持刀抢劫。 (2)李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有:第一,李某心理不够成熟,法制观念薄弱,不能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二,李某的父母对李某疏于管教,没有对李某进行正确的引导。 第三,不良社会风气影响,有关部门对未成年人保护不力。 (3)略。 阅读课本P80《远离罪恶,沐浴阳光》 * 第八单元 法不可违 8.1勿为小恶 一般违法与犯罪 (一)?? 民意小调查: 如果你在路上捡到别人遗失的一件比较贵重的东西,你通常会采取哪一种做法? A.将它占为己有 B.寻找失主归还或上交 C.置 之不理 思考:捡到别人的遗失物占为己有不归还,是一种什么行为? 小结:拾获他人的遗失物不还,不但是 不道德的行为,而且同时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 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 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 请同学思考什么是违法行为? ① 法律规定应该做而不做的,是违法行为 ② 法律规定不能做而去做的,也是违法行为 一、什么是违法行为: 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 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想一想 说一说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属于法律规定应该履行的义务,而有些人仍然不履行的行为; 2、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属于法律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湘教版.doc
-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极地地区》课件 中图版.ppt
- 七年级地理下册 走进国家课件 法国 湘教版.ppt
- 七年级地理下册 走进国家课件 法国片头 湘教版.ppt
- 七年级政治 总复习题 人民版.doc
- 七年级地理下册 走进国家课件 巴西 湘教版.ppt
-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测试题 湘教版.doc
- 七年级地理下册 走进国家课件 日本 湘教版.ppt
- 七年级地理下册 走进国家课件 美国 湘教版.ppt
- 七年级政治上册 感受青春课件 粤教版.ppt
-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八课 让我们的耳朵醒来 8.2我们的耳朵为什么会沉睡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八单元第十八课第二目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课件 鲁教版.ppt
-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八课《学会拒绝-身边的诱惑》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 同步训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六课 第一框 让我们选择坚强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八课《走自立自强之路》第一框课件 鲁教版.ppt
-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六课为坚强喝彩 同步训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六课《撑起法律保护伞》第一框课件 鲁教版.ppt
-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八课《多彩的情绪》课件 苏教版.ppt
-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的权益复习课课件 教科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