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真菌.ppt

  1.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膜:与原核细胞基本相同, 但含甾醇。由于有细胞器分化,功 能不及细菌多,主要是调节渗透压、 吸收营养、分泌代谢物等。 白地霉 (7)掷孢子 少数酵母菌,如掷孢酵母属可在卵园形营养细胞上长出小梗,其上产生肾形的掷孢子,孢子成熟后,通过一种特有的喷射机制将孢子射出。 (6)节孢子 由菌丝细胞断裂而成。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菌丝上出现许多横隔,然后从横隔处断裂,产生许多短柱状的节孢子。是一种无性、外生孢子。如白地霉。   (二)有性繁殖 1、定义、特点   是指经过两个性细胞的结合形成有性孢子,再由有性孢子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 真菌的有性生殖比较复杂,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质配(N+N) → 核配(2N) →减数分裂(N ′) 。   质配:两个带核的性细胞相互融合为一个细胞,这个细胞内包含两个不同性质的细胞核,这个过程称为质配。 (N+N) 核配:质配后经过一定时间,两个细胞核再结合成为二倍体的核(合子)的过程称为核配。 (2N) 大多数真菌的菌丝体是单倍体,二倍体仅限于合子时期。 真菌有性繁殖的特点: (1)不如无性繁殖那么经常与普遍,在自然条件下较多,在一般培养基上不常见。 (2) 方式因菌种不同而异,有的两条营养菌丝就可以直接结合,有的则由特殊的性细胞(性器官)相互交配,形成有性孢子。 (3) 核配后一般立即进行减数分裂,因此菌体染色体数目为单倍,双倍体只限于合子。 (4)真菌的有性繁殖存在同宗配合(一种菌丝自交可育)和异宗配合(自交不育,须是两种不同的菌丝交配)两种情况。 2、有性孢子的概念、类型 概念:指由两个性细胞结合而形成的繁殖小体。 类型: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1)卵孢子 由两个形状大小不同的配子囊,即藏卵器和精子器结合产生的厚壁、休眠、近园形、有性、内生、二倍体孢子。卵孢子经过休眠后萌发,先减数分裂,再长出一个多核芽管,然后分化出游动孢子囊,并产生游动 孢子,再由游动孢子 萌发产生新的菌丝体。 卵孢子主要分布于鞭 毛菌中。如,水霉、 棉霉。 (2)接合孢子 由两个形态大小相同的配子囊结合而成的形大、厚壁、色深、休眠、有性、内生、二倍体孢子。是接合菌典型的有性孢子。如,根霉、毛霉。 形成过程是:相近的两菌丝各自向对方伸出极短的侧枝,侧枝顶端膨大而成配子囊(A),称为原配子囊,两个原配子囊接触(B),接触后顶端膨大并产生横隔(C),称为配子囊,接触的囊壁溶解(D),产生共同厚壁的接合孢子囊(E),其内发生质配、核配,形成二倍体的接合孢子。条件适宜时,接合孢子萌发长出孢子囊梗,顶端着生孢子囊(F),孢子囊内的二倍体核经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的孢囊孢子,再由孢囊孢子萌发成新的菌丝体。 (3)子囊孢子 子囊菌纲中的有性、内生、单倍体孢子,着生在子囊内。子囊是一种囊状结构,球形、棒形或圆筒形,典型的子囊中常只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一般又被菌丝组成的子囊果包被。子囊果有闭囊壳、子囊壳和子囊盘三类。如,脉孢霉(红色面包霉)、赤霉菌 。子囊孢子是子囊菌的主要特征。 粗糙脉孢霉 子囊果: 闭囊壳 子囊壳 子囊盘 (4)担孢子 是担子菌纲的有性、外生、单倍体孢子。长在特有的担子上,每个担子上面通常着生4个担孢子。如,蘑菇。 四孢担子 ⑤ 蘑菇食用部分是“果实”,称为子实体。用手轻拍成熟的蘑菇,从蘑菇底面散出的小颗粒就是担孢子。 担孢子→单核菌丝,即一级菌丝,菌丝有隔,隔上有孔,这种单核菌丝大多埋在地下,有+、- 之分;+、-株菌丝结合,细胞核不融合,产生双核菌丝,即二级菌丝; 双核菌丝通过琐状联合方式不断进行细胞分裂,条件适宜时,二级菌丝分化成紧密的菌丝团,即三级菌丝;菌丝团在条件适宜时形成菌蕾, 然后分化、膨大成大型子实体, 即蘑菇;蘑菇的底面有从中央 向外放射排列的叶状菌褶,菌 褶也是紧密缠绕的双核菌丝, 双核菌丝顶端膨大成担子,担 子的双核融合,再经减数分裂 而成4个担孢子。一个子实体 可产生数百万个担孢子。 琐状联合 概念:通过形成喙状突起而连合两个细胞的方式不断使双核细胞分裂,从而使蕈菌的双核菌丝尖端不断向前延伸。 意义:保证了双核菌丝在进行细胞分裂时,每个细胞都含有两个异质(遗传型不同)的核,为进行有性生殖,通过核配形成担子打下基础。 过程: 1、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开始分裂时,在其两个细胞核间的菌丝壁向外侧生一喙状突起,并逐步伸长和向下弯曲;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