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的有关术语及实例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的有关术语 一、鉴赏形象: 1、形象类型: ⑴景的形象:生机无限的春景;热力四射的夏景;萧条冷落的秋景;风冷雪飘的冬景。 (或硕果累的秋景) ⑵物的形象:①动物形象:凶猛、迅捷、温顺、忠实、耐劳 ②植物形象:国色天香、含苞待放、落叶纷飞、色彩斑斓、挺拔、刚劲、 柔韧 ⑶人的形象:戌卒形象、明君贤臣形象、豪放洒脱者形象。 爱国忧民者形象、落魄失意的文人形象。 劳动者、奉献者的形象。 志趣高雅者的形象、隐逸者形象、侠客形象(或英雄形象) 2、形象评价: 鲜明、丰满、虚拟、典型、个性化、普遍性 栩栩如生、真实可爱、意蕴深刻 二、鉴赏语言 1、田园诗:平淡质朴中蕴含浓郁诗意、平淡自然不加雕饰、安谧美好、白描手法、韵味隽 永、清新自然、平易浅近、言浅意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边塞诗、豪放派:慷慨悲凉、委婉蕴藉、粗犷、气象恢弘、缠绵宛转、雄健豪放 3、婉约派:清幽冷隽、缠绵凄恻、清词丽句、辞情蕴藉 4、送别诗:感情真挚、相思眷念、依依不舍 5、其 他:形象生动、语含讽刺、意在言外、口语入诗、对偶工整、朴素简炼、陈字见新、 朴字见色、清淡、典雅、飘逸、深厚、鲜明生动、意味隽永 三、鉴赏表达技巧 1、抒情方式:①直接抒情 触景生情 直抒胸臆 ②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以乐景抒哀情 2、修 辞:比喻、对偶、对比、拟人、设问、反问、夸张、借代、反语等等 3、写 法:正衬(烘托)、反衬、用典、象征、联想(兴、比、赋)借古讽今 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 欲扬先抑 寓褒于贬 寓贬于褒 四、评价思想感情 1、与国家、社会相关的 ⑴赤诚的爱国之情,远大的政治抱负,以死报国的决心和勇气。 ⑵亡国之恨,对国家兴亡成败的感慨 ⑶歌颂劳动人民,揭露统治阶级 ⑷借古讽今,批评时政,揭露社会黑暗 ⑸对人世不平的哀怨,壮志难酬的怅惘 ⑹希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⑺憎恨奸佞小人和荒淫无耻的统治阶级 2、与个人相关的 ⑴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情 ⑵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失落、怅惘 ⑶对友人真挚、深沉的情感 ⑷对身世悲苦之人的同情 ⑸绵长的思乡之情 ⑹离情别绪:分别时的忧伤、凄凉 ⑺倦于宦游(厌恶世俗),意欲归隐 ⑻淡泊、恬适、宁静的心境 ⑼豁达、乐观、超脱的情怀 ⑽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人生态度 ⑾悲凉、孤寂、愤懑、忧伤、惘怅、落寞、伤感、苦闷、无奈、哀怨;愉悦、欢快、喜 爱、轻松、兴奋 3、与历史、自然的关系 ⑴人事皆非或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 ⑵对悠闲、恬适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⑶赞颂美好的自然风光,表现对大自然的喜爱 ⑷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生命(人生)的深沉思考
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以及如何规范答题湖北 傅新华
技法点拨
一、 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
(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
1.看背景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⑴,愿斫五弦琴⑵。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2.看体裁
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例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其目的就是抒发情感,该诗的主题是:壮志未酬的华发之叹。再看下面这首诗: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抒情诗,然后把握其情感:讽谏唐朝统治者,贪图享乐,当心亡国。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先,应把握诗中的两个悲剧人物:琵琶女,当年色艺双绝,后来沦落江湖;白居易,当年名满京城,后来谪居江州。从琵琶女、白居易的悲剧,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贾谊、李广、陶潜、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才的悲剧。根据诗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出该诗的主题:奇人数奇(数奇,命运不好)的才子之悲。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请看下面这首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3.看技法
从诗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