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血液统的临床用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 血液统的临床用药

第十章 血液系统的临床用药 第一节 抗贫血药 贫血的主要类型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临床上多见,用铁剂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用叶酸或维生素B12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被抑制所致,治疗比较困难,需综合治疗。 铁剂 铁制剂分为二价和三价铁制剂。口服制剂主要有硫酸亚铁(ferrous sulfate)、富马酸亚铁(ferrous fumarate)、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等;注射剂主要有右旋糖酐铁(iron dextran)和山梨醇铁(iron sorbitol)。 【体内过程】 铁剂主要经小肠黏膜吸收,其吸收形式为Fe2+。进入血液循环后Fe2+抖被氧化为Fe3+,与转铁蛋白结合成血浆铁,转运到贮铁组织(肝、脾、骨髓等)。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分解所释放的铁大多被再利用铁的排泄以肠道、皮肤等含铁细胞的脱落为主要途径,少量经尿液、胆汁、乳汁排泄。 【药理作用】 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铁缺乏会影响血红蛋白合成,使红细胞体积缩小,故缺铁性贫血又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临床应用及评价】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缺铁性贫血,如月经过多、钩虫病、消化性溃疡等引起的慢性失血妊娠与哺乳期妇女儿童生长期胃肠吸收减少等。铁剂治疗应持续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2~3个月。 【不良反应及防治】 1.胃肠道反应 口服时刺激胃肠道可引起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症状,宜餐后或小剂量递增。 2.铁剂与肠内硫化氢结合生成硫化铁,使粪便呈黑褐色并可致便秘。 3.急性中毒 小儿误服1g以上可致急性中毒,表现为坏死性肠炎、可有呕吐、腹痛、血性腹泻,甚至休克、呼吸困难、死亡。急救可用磷酸盐溶液或碳酸盐溶液洗胃,并用特殊解毒剂去铁胺(deferoxamine)解救。 【药物相互作用】 1.稀盐酸可促进Fe3+转变为Fe2+,有助于铁剂吸收,对胃酸缺乏患者尤为适用。维生素C可防止Fe2+氧化而有利吸收。 2.四环素类、考来烯胺、考来替泊、鞣酸蛋白、抗酸药三硅酸镁和碳酸氢钠、浓茶等易与铁剂形成铁盐沉淀,铁吸收减少。 叶酸(folic acid) 【药理作用】叶酸为B族维生素,在体内被还原成四氢叶酸,作为重要辅酶参与DNA的合成。叶酸缺乏使DNA合成受阻,妨碍红细胞的分裂、增殖,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临床应用及评价】治疗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也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症的辅助治疗。对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恶性贫血,叶酸虽可纠正异常血象,但不能改善神经损害症状。 【不良反应及防治】不良反应较少。长期服用可出现恶心、厌食、腹胀等胃肠道反应。大剂量时可能出现黄色尿。 【药物相互作用】 1.甲氨蝶呤、乙胺嘧啶、甲氧苄啶等能对抗叶酸的治疗作用。 2.与维生素C合用,可抑制叶酸的吸收。 【用药注意事项】 1.氨甲蝶呤、乙胺嘧啶等药物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造成四氢叶酸合成障碍,因此对上述药物所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无效,可采用亚叶酸钙治疗。 2.亚叶酸钙一般宜采用肌 维生素B12(vitamin B12,又名氰钴胺) 属B族维生素,广泛存在于动物内脏、牛奶、蛋黄中。是核苷酸合成的重要辅酶,参与叶酸代谢。口服维生素B12必须与胃壁细胞分泌的 “内因子”结合成复合物后才能吸收当“内因子”缺乏时,影响维生素B12吸收,引起“恶性贫血”终生维生素B12。 【药理作用】 维生素B12既参与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及四氢叶酸类辅酶的循环利用,又参与三羧酸循环,维持有鞘神经纤维功能完整。缺乏时会导致DNA合成障碍,影响红细胞成熟;还可产生神经损害。 【临床应用及评价】要用于恶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还可用于神经炎、肝炎、肝硬化、日光性皮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症等。 【不良反应和防治】注偶见皮疹、腹泻、高尿酸血症等。 【药物相互作用】 1. 不宜与氯霉素及维生素C合用,因氯霉素能对抗维生素B12的造血作用,维生素C可使血清维生素B12浓度降低。 2.氯霉素、氨基苷类抗生素、秋水仙碱、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米酮等药减少维生素B12吸收,降低其疗效。 【用药注意事项】 1.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应在给予维生素B12后48h查血钾浓度,避免并纠正低血钾症。 2.痛风患者慎用维生素B12。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为一种糖蛋白激素,能刺激红系祖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红细胞成熟。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所致的贫血,也用于围手术期。主要不良反应是血压升高及注射部位血栓形成。孕妇禁用。癫痫患者、脑血栓患者慎用。合并感染者

文档评论(0)

zong1971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