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醫藥暨應用化學系的成長與回顧-高雄醫學大學.docVIP

高醫醫藥暨應用化學系的成長與回顧-高雄醫學大學.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醫醫藥暨應用化學系的成長與回顧-高雄醫學大學

高醫醫藥暨應用化學系的成長與回顧--洪清吉教授憶高醫 ?高醫藥學院藥研所應用化學組理學碩士 現任高雄醫學大學化學系教授 撰文者:洪清吉教授 民國四十三年,台灣首位醫學博士杜聰明先生,由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退休,到南台灣的高雄創校。在高雄市望族陳啟川先生捐贈土地,從此開始籌設高雄醫學院。校園由曾經是一片一望無際的稻田,經過五十年漫長的日子裡,在董事會賢明的領導之下,學校歷任院長、校長之擘劃辛勤以及全校師生之共同努力下;由三棟簡陋的教學館到新建的第一教學等大樓、目前擴建中的圖書館工程等等,一棟一棟的建設矗立在這塊美麗的校園,醫院也由草創之初,只有設在教學館的二三棟為病房,經過五期擴建,由60床發展成為甚具規模之1600床,成為倍受各方肯定的醫學中心。 回顧民國五十年,高醫附設醫院實驗診斷科招考1~2名醫事檢驗員,報考者將近百名,我是僥倖第一位被錄用,受訓後擔任臨床醫檢工作,協助指導實習醫師於實驗診斷科實習,並協助教授研究。由於當時校區不大,只有三棟二層樓房,房屋兩側充當教室及實驗室,第三棟充當內外科病房及病理室,第二棟樓上西側充當第五病房(眼科、泌尿科、皮膚科及耳鼻喉科等),東側是實驗診斷科及細菌室,樓下則是藥局及開刀房。第一棟為院長室、藥理室、生化室、生理室、解剖室、法醫室及寄蟲室等。小兒科是在現在安親班之位置,而共同科化學就在斜對面的一棟二樓民房。現在的網球場附近,有一間搭在田中的竹舍,主要為學生臨時餐廳,地方小,見面機會就多,病房(十全一路)和門診部(六合二路和中山路口)往返又有校車可乘,牙科門診就在門診部旁的一間民房,因此食住行經常在一起,工作更是同心協力,自動相互協助,且和樂相處,宛如是一大家庭,因此可以學到很多。 民國五十五年,高醫曾遇到一些很大的風暴,首任董事長和首任院長雙雙請辭,但高醫人發輝了堅忍不拔的精神,克服難關,再發芽,再茁壯。 民國六十年,我跟隨林文星教授轉任共同學科化學擔任教職,負責全校各學系之普化、分析化學和有機化學等實驗。由於當時設備簡陋,每次不同科目的實驗,需用菜籃,裝入不同的實驗器材,準備並配製不同之試藥來讓學生實驗。因此,整天不是配藥準備實驗器材就是帶學生實驗,加上實驗室只有W11 現物理實驗教室 ,不敷使用。因此課程難免連週末下午,甚至連週日都排上,想做研究,的確相當困難;幸好有臺大出身的林文星教授,派林信仁老師到臺大,向其恩師林耀堂教授學習天然藥物成分之研究,在林文星教授領導下,一切順利就緒,並朝向「樂學至上、研究第一」的目標努力不懈。 至於研究方面,常和林信仁老師自己找時間,利用假日採集,利用餘暇作些植物成分的研究;但由於院內儀器缺乏,處處仰賴外校,如IR向高師大借,NMR委託成大等等,後仍克服萬難作出結果,分別發表於台灣科學雜誌、化學、化學會誌等。但由於教師少,所以每位老師的課程負擔很重,甚至期末時個人必須批改近千份考卷;在如此巨大的工作負荷下,仍需維持研究水準確實不易。 民國七十五年至七十八年參與普化實驗教學及設備改善計畫,七十七年參與增設化學系計畫,並於同年十二月完成,其優先順序排第四,擬七十九年增設,招生50名,八月核准成立。自化學系成立之後,在曾誠齊院長(首任系主任)領導下,一切均已上軌道。九十二年化學系改名為醫藥暨應用化學系,更朝向醫學與化學結合的方向發展,有別於一般大學化學系的特色 。 隨著時代脈動,研究也必需朝著潮流邁進,期盼醫藥暨應用化學系添購更新的儀器設備;最後感謝醫藥暨應用化學系上所有老師和同仁共同的奮鬥和努力,大家秉持意志和信心,期盼在王國照校長新領導團隊的帶領下,發揮堅忍自強、勵學濟世的校訓精神,帶領高醫開創更美好的未來,讓高醫人齊奮起,為今日的成就歡呼,向明日的理想邁進。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