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范进中举》课稿
《范进中举》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是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读书人残害。《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却有一个中心贯穿始终,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可以说,吴敬梓的这部作品达到了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讽刺艺术的高峰,而教材中所收录的《范进中举》一是其中最能体现全书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讽刺艺术的。因此,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有更深的了解,培养学生欣赏、感知艺术形象。为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教材的主要内容
《范进中举》一文主要描写的是五十四岁的范进终于乡试中举。当他拿到盼望已久的喜报时,却突然间疯了。小说围绕着范进中举前后在贫富、哀乐、荣辱等方面的巨大变化,进行了几组鲜明的对比,各类人物纷纷登场亮相表演,反映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同时也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和到处散发着的腐朽庸俗的气息。
(三)教材的处理
这篇文章比较长,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在教学中,讲授的多少、深浅很难把握。我认为越是较长的文章越应该注意精讲。但精讲的同时,必须讲求适当的取舍。因此,本文的教学预计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了解吴敬梓以及《儒林外史》,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故事情节。了解社会环境,主要引导学生明确胡屠户、张乡绅对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态度,进而了解当时的社会风气。。第二课时分析范进与胡屠户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欣赏对范进发疯时的精彩描写,体会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紧紧抓住“中举”这一故事情节的关节点生发开来,力求受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四)教学目标
1.领会小说中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
3.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五)重点难点1.重点:分析范进这一人物形象,领会小说中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难点:理解范进中举反而喜极发疯这一现象。
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二、说教法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依据这一理念,并考虑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提问法: 本课教材篇辐较长,故事情节复杂。因而教师提问的导向作用是很重要的。力求作到提问精而巧,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2、情境设置法: 利用多媒体条件创设情境,更形象,更直观,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兴趣,激发感情,引发感悟。 3、点拨法: 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说学法
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我们,语文课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文情节扣人心弦,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客观上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很容易“只看热闹,不看门道”,对小说的人物性格、情节安排、写作手法等的把握有一定难度。针对以上两点,本课时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至于对小说阅读产生畏难心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掌握一定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
乾隆下江南时按照惯例,大到官员,小到普通百姓都应到场迎送,可是当年却有一个人以种种借口推辞不去,而是在家优哉游哉。大家知道是谁这么傲慢,连当朝天子都不放在眼里吗?
(二)、整体感知
学生速读课文,结合课后第三题给课文划分层次。 中秀才 胡屠户“贺喜” (第 1 节) 中举前(1--4节) 借盘缠 范进遭骂 (第 2 节) 断炊烟 范进卖鸡 (第3- -4节) 见报贴 范进发疯 (第 5 节) 中举后(5-12节) 打贵人 胡屠巴结 (第 6- -9节)
送贺礼 士绅附势 (第10-12节)
(三)、分析社会环境的特点
1. 范进的生活在中举前后有很大的改变,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分析书中的细节部分
附板书:
中举前 ----穷困潦倒,受乡邻冷遇、丈人辱骂 今 (住茅草棚,卖鸡买米,拱手作揖) 欺贫爱富 非 昔 趋炎附势 比 (社会环境) 中举后 ----丈人巴结,乡邻捧场,乡绅附势
2.提问:这篇小说里的环境描写和《孔乙己》的有何不同?
提示:前者是显性的,直接交代社会环境,而后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英语虚拟语用法精讲精练.doc
- 高考英语语法-拟语气.doc
- 高考英语语法专复习-名词性从句.doc
- 高考英语语法专复习学案-名词性从句.doc
- 高考英语语法专能力测试基础训练交际用语.doc
- 高考英语语法专能力测试基础训练省略与替代.doc
- 高考英语语法专能力测试基础训练非谓语动词.doc
- 高考英语语法新角(中级英语测试指导).doc
- 高考英语语法状从句专题复习.doc
- 高考英语陷阱题结归纳——名词(附详解.doc
- !!!!!!!!!!!!!!!!!!!1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doc
- !!DCS系统热风炉控制中的应用.doc
- ((人教版))[初三物理试题]]九年级物理第六次质检试题(广东省蕉岭华侨农场田家炳中学).doc
- ((人教版))活与哲学学案.doc
-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学设计(47页).doc
- (10-14章教育学练习题.doc
- (1-10)水对比、流程图与简易图表_secret.doc
- (19三107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二中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课例教案(名校课模讲座三之107).doc
- (2011高考战冲刺指导)高考数学难点突破_难点13__数列的通项与求和.doc
- (2012高考分必备)2012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策略与高分突破复习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