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02.百度与谷歌:刀来剑往殊死交锋.doc
N02.百度与谷歌:刀来剑往殊死交锋 百度,这个成立于2000 年伊始的中国公司,从最初的120 万美元风险投资,发展到市值308 亿美元,仅用了十三年时间。 借鉴下的成功转型 百度最初的商业模式是为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服务,能够实现成功转型,不得不提到谷歌的“榜样”力量。 2000 年5 月,百度以每年8 万美元服务费向硅谷动力出售了第一套搜索服务。一年后,中国主流门户网站ChinaRen、搜狐、新浪都先后采用了百度搜索引擎,即便如此,百度仍难以盈利。 经过几次尝试都不能在企业级市场取得更多份额后,掌舵人李彦宏决定开始考虑改变百度的商业模式,他将目光瞄准了当时已经盈利并开始全球扩张的谷歌。 谷歌(Google)这一名字是由英文单词“googol”变化而来,原意为“10 的100 次方,巨大的数字”,也能看出其驾御互联网浩瀚无穷数据的雄心。 2000 年时, 谷歌每天进行1800 万次查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它成了一个英语单词,甚至是一种互联网符号和文化。 人们上网查找信息,很多时候不再说“ 搜索”, 而是说“ 让我来google 一下”。 李彦宏正是看到了谷歌模式的优势所在,力推进军消费市场,主打来自线上广告主的付费搜索。但与谷歌销售关键词广告的做法稍有不同,百度创造了一种“竞价排名”模式,即自己运营搜索引擎,靠竞价排名的广告来盈利。 2001 年8 月,百度的Beta 版上线。熟悉互联网的人们突然发现,百度的首页模式与谷歌有着惊人的相似,对此有网民戏称:百度首页使用的Logo 看上去就像个“狗”爪印,读音上也取了谷歌最后音节的发音,是模仿者的致敬。当然,百度与李彦宏都予以否认。 在百度的历史上,这是一个最为及时和重要的转身。 虽然“竞价排名黑幕”在2008 年让百度成为众矢之的、负面新闻缠身,但不可否认的是,当2002 年中国互联网业进入第一个萧条期、很多门户网站拖欠搜索引擎服务费时,李彦宏和立足未稳的百度靠竞价排名度过了艰难期。 暗度陈仓,强压劲敌 百度与谷歌这两个一直分属于不同重量级的选手之间的遭遇战,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 年。 2002 年后中国网民在浏览中文版谷歌时,开始出现断网现象;同一时期,百度推出了“闪电计划”,在用户体验之上不断改进中文搜索技术,在中国互联网的搜索流量一路飙升。 2003 年谷歌在中国市场上的流量开始落后于百度。一年后时任谷歌 CEO的施密特(Eric Schmidt)开始接触百度,按照当时的“IT 思路”,即网站成型后转手卖出套现的模式,谷歌当然希望能不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中国市场。而对于根基未稳的百度来说,过早与谷歌交锋显然是最糟糕的选择。 于是2004 年6 月,在第三轮融资中,百度毫无预兆地接受了来自竞争对手谷歌的499 万美元投资,谷歌持有百度2.6% 的股份。李彦宏在回答记者时称,接受谷歌投资是“因为谷歌最懂得欣赏百度的价值,并可能给百度带来更多的经验。” 刀来剑往的两大搜索引擎瞬间形成了攻守联盟,这对市场来说影响巨大。此后,百度、谷歌和雅虎三分中国搜索市场,市场份额为37 ∶ 23 ∶ 21,百度虽稍有领先,但优势并不明显。然而一年后,随着市场的变化,事态的发展超出了各方预料,百度和李彦宏以暗度陈仓一计,给了谷歌迎头一击。 2005 年6 月,施密特专程赶在百度上市前来到北京,与李彦宏就最后收购进行谈判。 让他没想到的是,一直示之以弱的李彦宏突然强硬了起来。谈判崩裂后,百度直奔纳斯达克,轻敌的谷歌悔之晚矣。 怒火攻心的施密特,急于打击百度首次公开募股(IPO),迅速宣布“任命李开复作为谷歌中国区总裁”,希望借此打造谷歌的中国本土化之路,但由于李开复与微软保密协议尚未期满,微软起诉至美国法院,法院下达了对李开复的临时禁止令。 施密特输掉了第二场。 这个MBA 教材中“收购与反收购”经典案例的高潮,出现在百度的IPO 说明书上。百度将股权分为“双重级别的普通股”。即具有“两种级别完全不同的投票权,原始股东具有极大的投票权,包括董事选举和重要的公司交易―――如合并或出售公司及公司资产。这种‘集权控制’将能阻碍其他人把公司作为潜在的合并者、收购者,或者其他控制权转化的变化。” 简单来说就是,上市后百度的股份分为A 类和B 类:A 类是将在美国股市新发行的股票,每股代表一票表决权;B 类是原始股份,每股代表十票表决权。同时,这一股权结构还规定,一旦谷歌或其他收购方买下B 类股票,B类股票立即转为A 类股票。从招股书看,百度IPO 完成后,A 类股票约占总股本的10%,李彦宏及百度高管拥有35% 的股份,包括谷歌在内的原始大股东持有54.1% 的股份。 因此,即使谷歌买下除李彦宏及百度高管外的所有股份,B 类股转为A 类股的机制也会让谷歌拥有的表决权低于李彦宏及百度高管。这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