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人转”的商业转型.doc
“二人转”的商业转型 众媒体捧出“赵家班”
品牌要成长,就需要保持一定的媒体曝光度。当年赵本山借势春晚平台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绩,而“赵家班”一众明星也需要借势春晚平台来增加品牌含金量。在“媒介”的资源整合上,赵本山资源广泛。从中央电视台、辽宁卫视、黑龙江电视台到网络传媒、地方影剧院可谓海陆空联合推广。之后,赵本山与辽宁卫视、黑龙江卫视的娱乐节目也达成合作关系,形成相辅相成的战略合作。“赵家班”终于有了荧屏战略根据地。
2006 年,本山传媒与辽宁电视台合作推出了“刘老根大舞台”栏目。该栏目播出后,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一致好评,收视率更是稳居辽宁卫视栏目之首,成为辽宁电视台娱乐节目的龙头。现在,辽宁卫视推出的“轻喜剧”多半都是赵本山的徒弟担当主演。
在赵本山商业化运作的背后,描绘的是一幅宏大的商业地图,以本山传媒为依托的“赵家班”遵循着“土洋结合”的模式,抓住了二人转经营的要害,对其巧妙的包装和推广,使之成为东北民间艺术的代表,并采取舞台演出、拍电视剧、办文艺晚会、办学校、做影视基地等多种方式将其放大,形成了一条庞大而复杂的产业链。
赵本山曾说过:“如果我有足够的精力、足够的钱、足够的演员,我会让大舞台像麦当劳一样,在全国连锁经营。十年后,我在各个省会都有一家大舞台,你想那是一种什么力量。如果我有三十个舞台,这一晚上会产生多少价值?”的确,本山大叔已经寻找到了演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链条,并且运用自如。通过占据电视台、网络、剧场等平台的众多高地,赵本山的产品遍布整个链条,真正做到了品牌和渠道相结合。
“赵家班”的走红,花费了赵本山不少的心血,当然也是需要砸重金打造的,他那雄厚的经济基础在哪里?这就要追溯到他之前的商人经历了。
成功转型“煤老板”
在“二人转”还未大举成名之前,本山大叔有另一个重要的身份,就是“煤老板”。在央视春晚的厚爱之下,赵本山的演艺道路可谓一帆风顺,已是全国炙手可热的喜剧演员。但本山大叔并没有因此满足,他开始谋划他的商业版图。1993 年,他利用自己的知名度优势成立了第一家公司――沈阳本山艺术开发总公司,最初主要经营文化、广告和影视。但当时市场最为活跃的电视剧制作单位都是电视台或其下属机构,民营资本很难进入,无奈之下
赵本山只能另辟蹊径做起了“旁门生意”:经营和艺术不沾边的煤炭、油等运输。或许是赵本山吉人天相,或许是他拥有独到的投资眼光,也兼具“老农聪明”,1999 年3 月,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撤销能源部而再次组建煤炭工业部,随后煤炭工业部又决定分别成立东北各地区煤炭工业管理局等地方分管部门。政策利好使我国能源产业迅速发展,而这时的赵本山也有了第二个身份――“煤老板”。上世纪90 年代初,在舞台上扮演穷矮丑形象的赵本山其实已靠煤炭等产业完成了初步财富积累。商业模式最初的时候不在于业务的坚持,而是先有盈利活下去,俗话说的好,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
但是,已经成为“煤老板”的赵本山并没有忘了自己的起家本领,他虽然已经靠做实业积累了不少资本,但他清晰地明白自己的优势资源――艺术表演。随着中国文化产业大环境逐渐好转,赵本山也看到艺术文化产业的巨大前景。此时,赵本山自身品牌已积蓄多年,他开始了自己的品牌产业之路。
二人转的商业成功转型
2002 年央视热播剧《刘老根》,是赵本山挖掘品牌产业的一个标志。这部电视剧的价值甚至超越近年连创佳绩的《乡村爱情》系列。伴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刘老根”的品牌价值凸显,赵本山果断注册了“刘老根大舞台”品牌,在电视剧播出的第二年,位于沈阳中街的刘老根大舞台开门营业。凭借赵本山的金字招牌和“刘老根”的品牌效应,刘老根大舞台的营业情况可以用火爆来形容。其后几年间,“刘老根大舞台”相继在北京、长春、天津等城市共开设了7 家分店,并且全部生意火爆。特别是2009 年,刘老根大舞台入驻北京前门大街,在开业之初,门票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票价一涨再涨。最终,最低票价定在380 元,最高则是8800 元的13人包房,消费者仍趋之若鹜。
赵本山的品牌经济挖掘在中国演员中一时无二。代言产品、参加各种活动,当大多数演员在快速透支着自身知名度时,赵本山则是在扩大自己的品牌,然后通过品牌去创造文化产业从而更进一步充实品牌。不能不说赵本山是中国利用自身品牌创建文化产业的典范楷模。
但是,刘老根的品牌载体是赵本山,其真正的产品是众多二人转演员的文艺演出。靠赵本山来支撑刘老根的演出显然不
现实,由此催生赵本山的全品牌模式――打造子品牌。
2001 年春晚小品《卖拐》迅速催火了范伟,使其成为中国一线明星,而范伟的成名之路正是得益于赵本山这个平台,这让后者看到了造星模式的可行。此后,他开始构建自己的“赵家班”,促使“刘老根”成为一个明星积聚的舞台。
首先是甄选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