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伏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568例.doc
三伏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568例 摘要:目的:探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较佳方法。 方法:将568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三伏天进行三伏灸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达85.96%。 结论:三伏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三伏灸 呼吸系统疾病 体会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71-02 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这种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辨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 临床资料 本院于2009年开展三伏灸治疗,共治疗患者568例。其中坚持3年有367例,坚持2年有121例,坚持1年有80例。鼻炎患者178例,支气管炎患者122例,哮喘患者154例,反复感冒患者114例。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方法。选取玄胡、白芥子、麻黄、细辛、麝香等多味中药按比例研末调和,于治疗当天用新鲜的姜汁(姜汁中按比例加入捣碎的3%的冰片和2%的薄荷脑)调成膏状待用。治疗时,患者坐位,暴露治疗皮肤,用75%的酒精消毒后,用胶布将药膏贴于穴位上,药膏约搓成直径1cm,高度0.5cm的丸状。每伏各贴药一次,各种病症所取的穴位都有所不同。鼻炎选穴:内关(双)、大椎、大杼(双)、风门(双)、肺腧(双),过敏性加风池(双)血海(双);支气管炎、哮喘选穴:第一次取大椎、风门(双)、膏肓(双);第二次取陶道、肺腧(双)、噫嘻;第三次取身柱、心腧(双)、檀中、;辨证加减,实证加取定喘(双);虚证加取肾腧(双)、膏肓腧(双);痰多黄稠加取丰隆(双)痰质稀泡沫多加取中脘。反复感冒选穴:大椎、风门(双)、肺腧(双)、膏肓(双)、合谷(双);12岁以下加取足三里(双)。成人一般贴敷4-6小时,儿童贴敷0.5-2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属正常,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但以能耐受为度,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敷贴之后,一般人的局部皮肤都会有温热感。 2.2 疗程。每位病人均分别于夏季三伏天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2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连续3年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2.3 注意事项。①贴药后如出现水泡,不慎擦破,可涂扶他林软膏。②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肥甘厚味、海鲜,还有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不要贪凉,慎房事。③孕妇、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④揭药后不宜马上洗水,8小时后方可洗水。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显效(包括部分痊愈):经1个疗程治疗,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者。好转:经1个疗程治疗,随访1年仍有发作,但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本组568例,显效286例,占50.35%;好转204例,占35.61%;无效78例,占14.04%;总有效率85.96%。笔者通过临床发现哮喘的治疗效果优于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治疗效果优于鼻炎,病程短的效果优于病程长的,反复感冒的患者0―岁6效果明显优于6岁以上患儿。 4 典型病例 刘某某,男,59岁。主诉:喘咳20余年,频频发作,发作时咳喘胸闷气促,不能平卧。每逢夏秋,最易发作,往往持续数日。经用本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自诉症状明显减轻,第二年,贴敷三伏灸后,就感到胸闷气促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时间减少,第三年后,电话随访,自诉哮喘症状没有发作。 5 体会 三伏灸疗法是在中医“冬病夏治”、“治末病”理论指导下的一种预防为主的疗法。患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反复感冒这类疾病的患者、中医认为肺、脾、肾脏器功能低下为内因,外寒侵袭为外因。该类疾病通过三伏灸疗法治疗后,均能够提高患者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力,更好的驱邪外出,缓解或使不适症状发作次数减少或消失。首先,“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此时人体阳气最旺盛,腠理开泄,经脉气血通畅,穴位敏感,患者气血循环旺盛,可以更好的提高药物效能。其次,夏热当令,人之正气驱表向外,有驱邪外出之趋势,可以很好的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利于这类疾病迅速恢复。正气虚时易诱病而发,所以,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贴药年限长,次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坚持多年“三伏”天贴药。 该疗法选穴多在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和督脉上,皆属阳经穴位,阳经为多气多血之脉其穴可温阳散寒,通经活络,固卫肌表。鼻炎选穴:内关、大椎、大杼、风门、肺腧,过敏性加曲池、血海;内关、大椎、大杼、风门,可固卫肌表,抵御外邪;肺腧为肺之背俞穴,是肺气转输、输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