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眷村:一个时代的流离与乡愁.doc
台湾眷村:一个时代的流离与乡愁 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溃败,选择了海峡外的台湾作为最后的去处。包括60万军队在内的国民党官员、公务员和军眷等合计约120万人撤退到台湾。国民党当局为此陆续建起了近800座简陋的村舍来安置,亦称眷村。 1956年出生于台湾新竹的作家刘台平,会讲一口地道的四川话,因为他的父亲是四川人,曾是宋希濂部队的军医,部队驻扎在山东时,认识了刘台平的母亲。于是1949年,怀有身孕的山东姑娘随着这位军医仓促登上了赴台的货轮。 原本以为只是暂住眷村一隅,没想到60年转瞬即逝。刘台平说:眷村里有着对故土、对远方亲人深深的眷恋,对于建立眷村的父母亲这一代,还有在眷村长大的我们这一代来说,眷村不只是个社区,不只是一块地皮,而是整段人生记忆,―― 说起“眷村”,就不得不回溯到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当时有100多万国民党的军政人员及其家眷,随着蒋介石政权飘洋过海,来到台湾。 最初,没有人认为会久留,绝大多数随军的家眷就只聚居在所属单位、营房附近的庙宇、学校、农舍、牛栏或自己临时搭建的简易住所里;有的甚至还露宿街头,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入台以后,国府就高喊“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口号,所以,从祖国大陆去台的人们都准备着随时打回去,根本没有长住的打算,一切都是在将就凑合。 从1955年年初起,为了安置军政人员和他们的眷属,解决其住房问题,各单位便陆陆续续地开始兴建房屋。于是乎,大大小小的眷村便遍布了台湾各个地区。据统计,当时全台湾共有眷村763个,眷户96082家。因为需要安置的人员太多,而经费又有限,就因地制宜,在驻地周围的田间、荒地上,陆续用竹片、茅草搭建了一排排户数不等,长短不一的连幢简易平房。 住户也是几十、几百、上千不等。每户人家的住房面积不过30平方米左右;户与户之间的隔墙上面都是相通的,每排房子里,只要有一个人咳嗽,整排的住户都能听到;一家炒菜,整排住户都能闻到菜香。不过,每个村子里都设有小商店、水井、公厕等公共设施,住户们日常生活几乎不用走出村子,所以成了一个与外面社会隔绝的独立小区。这些分布在台湾各地的特殊小区被统称为眷村。 乡愁的滋味 我曾经住过的眷村叫“中兴新村”,位于新竹市光复路,原本是一家砖瓦场。我们住进去的时候,村子是两条大片瓦房子,面对光复路,村后的土路边是几排破旧不堪的老房子,可以看出当时附近农民、一般老百姓生活也很苦。“中兴新村”跟台湾省府的一个地点同名,条件却差得十万八千里,是个只有七十户的小眷村,村里没有小商店、邮局、医务所等公共设施,是一个丙级都不到的小眷村。 住在这里,我从小就听着老一辈的人述说着故乡的好,长大后发觉许多老人纷纷回到老家,有的竟然不回来了。那一刹那,我才惊觉,许多眷村老伯伯、老妈妈,他们根本拒绝当台湾人!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的父母,他们从未承认自己是台湾人。父亲在台湾生活了近四十年,母亲更长,早超过一甲子了,但是父亲在死前最后的一句话:“有没有可能把我葬在四川老家?!”母亲至今还是开口:“俺是山东人!” 村子里老一辈见了面,问候语是:“吃饱饭啦?”开放探亲后,变成了:“是回老家啦?”我很好奇,为何中国人的共同问候语“吃饭了吗”会被另一句话“回老家了吗”给取代,这个现象在祖国大陆并未发生,在东南亚华侨圈也甚少听到。 我从小就熟悉母亲那口浓重的山东话与父亲的四川话,更是熟悉左邻右舍叔叔伯伯、婶婶阿姨的方言,南腔北调对我而言从来不是件令人惊讶的事,恰好相反,我绕遍了台湾岛,听到看到许多的外省人,都有各省乡音,我觉得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眷村曾经是外省人最大的家,但却不是最后的家,因为在眷村里没有真正的乡音。这句话怎么说?难道村里南腔北调、五花八门的乡音不是乡音?多年后,我懂了!老一辈逐渐凋零,乡音就逐渐没了,小辈普通话说得最多,但只是我们小辈的乡音,不是我父母他们的乡音。 台湾有些政客为了某种政治目的,把语言当作捞取政治资本的工具,操纵语言为政治斗争工具,我从大学毕业入了社会,才赫然惊觉到,我也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外省人。 记得是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媒体服务,采访一些政客必须用“台语”才显得亲切,但我不会,采访起来倍感艰辛,也备受奚落。政客在“议会殿堂上”,以严厉的口吻质询一些不会说闽南话的外省公务员:“你喝台湾水、吃台湾米、却不会讲‘台湾话’,你有什么资格做台湾公务人员?”天啊!这是什么歪理,母亲边看电视边骂:“这些××养的,俺就是山东人,你敢赶老娘走吗?” 父亲没有母亲冲动,默不作声地坐在一旁,嘴上不说,但是眼睛里放射出愤怒的目光,只交待小弟:“转个台,不看这台!”老父亲的晚年目睹了台湾社会的乱象,对示威游行造成的社会对立十分不安,但他无可奈何,只能提醒我们:“选举一定要选国民党!”但有一次小弟选了别的党,父亲气得几天没跟小弟讲话! 眷村伯伯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ppt VIP
- 314记忆法速记5500单词表.xlsx VIP
- 医学影像设备学.pptx VIP
- 基于PLC的数控机床设计 毕业论文.doc VIP
- 2023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十四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百通科信杯”新能源汽车维修工(学生组) 职业技能大赛理论题库.pdf VIP
- 临床医学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教案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见习教学教案.docx VIP
- 送东阳马生序(含答案与解析)-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版).pdf VIP
- DB63T 2035-2022草原生态修复工程效益监测及评估规范.docx
- 2025年广西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试题和答案.docx VIP
- 2020年la物理师模拟试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