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游学散记(中).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俄罗斯游学散记(中).doc

俄罗斯游学散记(中)   2012年10月4日   上课的第二个学生是立陶宛,今年读大学三年级,演奏的曲目是达维多夫的协奏曲。大师说:“五个手指都能听得出音准的手指才能拉好琴,手指要会呼吸。”这老太太的记性极好,上课不看谱子,能唱出谱子来,甚至能说出学生指法的错误。   第三个学生演奏的曲目是德沃扎克的协奏曲第二乐章,大师说:“开始时上弓下弓运行速度要一样,揉弦不能断。”还是不看谱,唱旋律,改弓法指法。她跟学生说:“必须按照我的要求来,不准变,在演奏时要想到,乐队的哪个声部在主奏。第一乐章双音的部分是很难的,拉这段时一定要知道乐队在干什么。”她告诉我,学校没有统一的教材,考大学先拉音阶四个八度,基本上是D大调,三、六、八度一定要拉,练习曲要考两种不同风格的,巴赫一定要拉的,舒曼、圣桑要拉全部的乐章,同时必须有伴奏,业余拉琴的都有伴奏,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卡巴列夫斯基等作曲家的作品是他们附中五、六年级就接触的作品。   第四个演奏的学生是大四的一个女孩。在这个女孩练习拉琴时,大师告诉我说她喜欢中餐,去过北京,第一次到中国时,中国的指挥家李德伦请她吃过烤鸭。不过在李德伦请她吃之前,她已经吃过三次烤鸭了,她幽默地跟我说,再吃一次的话,她回莫斯科就不用坐飞机,自己可以飞回去了。莎霍夫斯卡娅教授还说她喜欢吃中国的春卷,实在受不了烤鸭了。她说她认识中国大提琴学会的主席司徒老太太,并说和司徒也吃过饭。我告诉她我就是司徒志文老师的学生之一,她说:“噢,你有一个好老师!”又说到再次来中国是三年前,感觉变化太大了,除了高楼就是汽车。   第五个学生是个大四的男生,拉的是达维多夫协奏曲,所有的学生上课都是有钢琴伴奏的,他们说钢伴就像弓子一样不能少。   这个老太太从上午10点钟开始,讲到下午4点。教5个学生,中间不休息、不喝水,甚至不上厕所,依旧不知疲倦,精神矍铄。她是“老柴”比赛设大提琴科目后的第一获奖人,是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学生,目前常住西班牙,被“柴院”返聘回来,做大提琴教研室主任。下课后,她请人拿来了两本印刷精美的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介绍,里面详尽地介绍了“柴院”的百年发展历史和著名的教授及优秀毕业生,并配有精美的图片。她本人亲自签名后,将这两本书送给了我。同时,愉快地与我合影留念。她还热心地带我去看罗斯特罗波维奇的琴房,琴房里放着两台七尺的斯坦威钢琴,墙上正中央挂着一幅罗斯特罗波维奇的黑白照片,看着是那么亲切,这是否就是司徒志文老师当年和他上课的琴房呢?   莎霍夫斯卡娅教授又带我去管弦系的音乐厅,介绍我认识了一位年长的小提琴大师,他正在给学生们上合奏课。对于她的热情,我表示了深深地谢意。她也询问了我一些关于中国大提琴的情况,我向她告知,这些年来,大提琴在中国发展得较好,在世界上很多优秀的乐团里都有中国大提琴演奏家的身影。目前中国大提琴学会有会员一千多人,还有很多没有加入学会的大提琴爱好者及一些专业的演奏员。学习大提琴的人老少都有,全中国各音乐学院都有大提琴专业,而且也有非常优秀的教师。尽管这样,大提琴还是不像小提琴那样普及。她听完我的介绍表示希望能再次到中国看看,看看中国的大提琴同行们及她所认识的朋友们。   她因为还要赶去别的地方教学,我陪着这位77岁的老教授进了电梯,下到一楼,在楼外与她道别,祝她长寿,并答应她下次再到北京来,保证不让她吃烤鸭了,改请她吃老北京炸酱面。   送走了莎霍夫斯卡娅教授后,我邀请今天给我做翻译的年轻小提琴演奏家与他父亲一起共进晚餐,感谢他6个多小时不停嘴地帮我翻译着,也只有他才能翻译出这么准确的语言来,比如说什么顿弓、跳弓、揉弦等一系列西洋弦乐器所特有的专业用语。小翻译为我们找了一家越南餐馆,我让他随便点。饭后我独自一人又摸索着找到了红场,回到了住地。在莫斯科,我终于可以没有向导,自己往返于“柴院”与住地之间了。   2012年10月5日   莫斯科国立音乐学院——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附属中学,简称柴院附中。前些天与外事办的主任谢特丽娜·叶普根尼·尤里耶夫娜约好了今天来听课,下午2点我准时来到附中的门口,通过翻译与她联系,她到门口接我进去。今天讲课的是依格里·伊万诺维奇,60多岁,他是一位身高一米八五的大汉,手非常大。前面来了两个5岁的小孩都由父母带着,希望学大提琴。琴房里是雅马哈钢琴。他认为小女孩的左手小指有点短,没过无名指的指节线,拉大提琴会吃亏的。小男孩的手指条件很好,然后两个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坐在他宽大的琴房里开始听课。加上我和翻译,这个琴房里听课的就有6位。   第一个学生是男孩,学习大提琴2年了,能够自己定弦,音阶一弓一个音,三个八度,然后是用顿弓拉。教授依格里·伊万诺维奇告诉学生,拉琴要灵活,这样拉琴如果是过马路,10辆车都从你身上过去了。D大调三个八度音阶,讲了半个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