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良:以梦为马,浪迹天涯.doc
                    马良:以梦为马,浪迹天涯
  “梦想”这个词现在很热门,以至于很多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的人,也开始被一些盲目的激励中昏了头脑。而“梦想”又常常被动地跟“理想”混为一谈,带有明确目的性、经过权衡和计算、知道自己还缺少些什么才去刻意追寻,这恐怕只是实现目标而非实现梦想。那么,该如何描述这件既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存在并且还能对人产生影响的事情呢?让我们来看一个追寻梦想与实现梦想的真实故事:2012年,艺术家马良策动了一个名为“移动照相馆”的拍照计划,在长达十个月的旅程中,他拉着八个人开车走了两万多公里,花掉上百万元的现金,去给50多个城市的陌生人拍照片,只因为这些人在微博上发私信向他描述了自己的梦想。在生存环境过分现实、强调成功至上的中国,这样的举动堪称“悲壮”。 
  对马良而言,“梦想”一事究竟有何意味,又为何令他如此执著?在“移动照相馆”的自述文章里,他这样写道:“这并非一场毫无作为的流浪,我的确见识了这世间很多美妙而难以抵达的风景,也真正结识了这许多真实可爱的人,他们的确因为我的工作而快乐过,我也因为他们的快乐而更加觉得人生快意。”大家都知道,能说出来的总显得容易些,可是这样就够了吗?支撑梦想根基的和能够让梦想生根发芽、遍地开花的,其实还是生活。性情中人也需要穿衣吃饭,生活中琐碎而又实际的问题一分一秒都消耗着时间与勇气,而关于梦想,我们已经听过了太多冠冕堂皇的说辞。在这次采访中,马良用一贯的坦白直面梦想背后的失落与忧愁,也许他依然在追寻梦想的漫长旅途上流离失所,这过程既残酷,也浪漫。 
  iLOOK:7月刊我们策划了一个“圆梦”专题。意在通过拍大片的方式帮一些普通人实现梦想。其实这件事情是你在“移动照相馆”的整个行动过程中已经做过了的。你开始做这件事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帮人“圆梦”吗?马良:初衷很复杂,我一路面对这个问题,一再地回答,说多了我自己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话了,现在想想还是你这个词靠谱,“圆梦”,帮着别人圆梦,拍摄他们喜欢、他们想要的照片,也是对我自己的圆梦,我觉得这样简单朴素的艺术创作,是我少年时候的理想。 
  iLOOK:是否统计过“移动照相馆”的报名人数?你都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选择拍摄对象。是他们的梦想打动了你吗。或者也有一些诸如对造型设计等方面的考量? 
  马良:一般情况被拍摄者是报名者数量的30%,例如上海,我拍摄了500多人,报名者是1500人;北京拍摄了好像是300人,报名的在干人左右。选择由我的助手完成,我定下一个规矩,他来执行,人太多了我无法亲力亲为。规矩就是,报名的私信文字写得多,说明有热情,只留三个字“我报名”的人绝无机会。他们最好讲给我听他们的故事,为什么要拍照纪念、和谁一起拍、他们想要拍摄什么样子,这样的一般都能入选。 
  iLOOK:“移动照相馆”这个系列最后创作了多少件作品。在创作中是否引入了新的元素? 
  马良:拍摄了1600多人,具体几张没有计算,应该有千张以上,人比照片多是因为有很多是合影。拍摄很仓促,没有什么创新的形式,因为工作量太大,我只能尽量做到最好。其实我是完美主义者,这个创作过程让我充满遗憾,但多拍一些人,多一个人因为这张照片而微笑,我心里也会觉得好受些。 
  iLOOK:幕布和许多戏剧化的道具是你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元素。包括在“移动照相馆”这个系列中也有出现。观者好像是在看一场华丽的演出。你是否刻意模糊了作品中的时间界限。这样做的目的何在? 
  马良:没有什么目的,不是刻意的。我不喜欢当下的生活,我年纪不小了,没有家庭,没有自己的房子,住在租的工作室里,经常要面临搬家。因为清贫甚至谈场有始无终的恋爱都难。我眼里只有少年时代,童年是快乐的,我喜欢那时我看见的一切,如今经过记忆的渲染,更是动人了,所以我的作品里就是那样的。假如要看现在,不如看微博、看新闻、看房产公司的布告栏,那些东西比艺术更强烈。 
  iLOOK:你的创作似乎一直都围绕着同样的核心。有一点魔幻现实主义的、跟梦有关的情境。生活被改头换面用一种超现实的方式来展现,创作时内心会不会有一些逃避现实、自主造梦的感觉?马良:就是这样的,艺术创作对于别人是怎么样的,我不知道,对于我就是一场梦、一件不现实的事情。我的工作就是尽量让自己多一些时间在那个空间里,不要直面现实。我的工作让我窘迫,经常在现实生活里碰得头破血流的,我性格也太天真,容易轻信别人。权衡良久,还是创作作品可以给我一些尊严,让我活得快乐一点,这就是原因。 
  iLOOK:以后还会不会再继续进行“移动照相馆”这种形式的创作。跟我们分享一下你在这次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马良:以后不会了,无论我说多少温柔的话,说自己得到了多少感悟,但事实上就是我付出的比我得到的要多,我没有精力和钱再次做这个事情了,也不再有义务了。我年纪大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