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区域特色,造现代旅游运动休闲城.docVIP

彰显区域特色,造现代旅游运动休闲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彰显区域特色,造现代旅游运动休闲城

彰显区域特色,打造现代旅游运动休闲城 中共银川市西夏区委政研督查室 近年来,西夏区依托其独特的旅游资源禀赋,努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在旅游资源挖掘、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文化旅游业逐步成为西夏区三产先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十二五”时期,我们将抢抓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入挖掘、融合西夏区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以资源开发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回族风情、神奇西夏、塞北古镇、生态观光等旅游特色,着力打造以特色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运动休闲城。 一、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具有先导和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产业不仅是“无烟产业”,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与发展“绿色产业”相适应,而且还是“朝阳产业”,展现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旅游产业作为西夏区第三产业的先导型产业,直接带动了餐饮、住宿、商业、交通运输业和娱乐等多个行业繁荣发展,间接促进了农业、工业、文化产业和城市建设,在加快经济增长、减轻就业压力、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西夏区地处险峻恢宏的贺兰山下,西夏王陵、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贺兰山岩画,以及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镇北堡影视城等旅游景点星罗棋布,辖区内生态资源丰富、文化资源多彩、旅游资源密集,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在指引未来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中,西夏区将“文化旅游兴区”作为构建“创新创业西夏、文化旅游西夏、运动休闲西夏”的战略举措,力争通过3—5年时间,把西夏区建设成为集绿色生态文化、西夏历史文化、北方民俗文化、影视创意文化和世界级葡萄酒庄文化于一体的现代运动休闲城。 二、优势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生态资源丰富。雄浑秀美的贺兰山为西夏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条件。山上植被茂密,覆盖着36万亩茂密的森林,有500多种野生植物,100多种珍贵中药材及蘑菇等山珍。山中有马鹿、岩羊、草雕、秃鹫、蓝马鸡等180余种野生动物。山下的三北防护林经过三十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以银西防护林为骨干的5万多公顷成片林地。在沿山特有的土壤和日照条件下,已大规模种植葡萄1.67万亩,规划建设葡萄酒庄7个,大面积发展了苹果、葡萄、枸杞等经果林。 文化资源多彩。贺兰山自古就是历代君主、王侯的避暑胜地,也是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举行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融合了中原文化、戍边文化、河套文化、丝绸文化、西夏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多种文化,珍存着古城池、清真寺、佛塔、古长城等60多处名胜古迹。著名的历史人文景观有西夏王陵、镇北堡西部影视城、贺兰山岩画、拜寺口双塔、长城遗址等。山下有集新产品研发、工业设计、软件设计、建筑设计、动漫制作、文化传媒咨询策划和大学生创业孵化等为一体801创意产业园,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林立,素称宁夏教育文化重地,对发展文化旅游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旅游资源密集。西夏区境内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西夏王陵、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贺兰山岩画,以及驰名中外的镇北堡影视城等景区分布于此,构成宁夏旅游线路中的黄金线路。景点的分布突出了当地雄浑的西北自然景观,同时又有很强的文脉连续性,远古(岩画)、古代(西夏王陵、西部影视城等)、近代(滚钟口)景点交相辉映又各具特色。借助贺兰山东麓沿山地带丰富的旅游资源,一批集生态观光、采摘、度假、餐饮为一体,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家乐、渔家乐旅游项目成长起来,辖区内有40余家经营上规模的农家乐及50多家旅游饭店,规模较大的有红柳湾生态园、万义生态园、新牛山庄、兰一山庄等。 西夏区发展旅游业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一是众多旅游景点隶属关系各不相同,各自为政,行政壁垒问题突出,缺乏统一的协调、规划和开发动作机制,相互间的集成性、配套性较弱,不能整体均衡发展。二是区域内土地资源分别属于西夏区、贺兰县、银川市园林局和自治区农垦局下属五个农场及自治区林业厅(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等不同单位,土地管理混乱,生态建设难以科学、统一实施。三是一些景区受经济利益驱动,无视地区文化传承和民风民俗,旅游特色定位不明确,缺乏科学规划和精心设计,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无序开发旅游项目。四是资金投入不足、宣传推介力度不大,造成大多景区没有真正能够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亮点。 三、措施及保障 (一)做优“规划”文章,建立统一的合体发展机制。为了突破因机制问题造成的发展“瓶颈”,必须加快旅游管理体系改革步伐,建立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全面整合贺兰山东麓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要在自治区、银川市发展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产业带的总体规划框架下,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培植精品、加快发展”的思路,结合我区实际,超前思考,超前定位,制定出贺兰山东麓生态旅游业发展规划,使之真正成为指导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宏伟蓝图。紧密结合各旅游景点的资源特点

文档评论(0)

nbc152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