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叔叔于勒导书3
九 年级(语文)指导自学书(总第 课时)
编制:辛迎旭 授课时间:
【课题】《我的叔叔于勒》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积累字词。
2.梳理、复述故事情节。
【学习诊断】
1、生词
拮据( ) 牡蛎( ) 煞白( )
栈桥( ) 褴褛( ) 别墅( )
2、填空
①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故事情节由 ____ 、____ 、____ 、____ 四部分组成。
【学习过程】
一、作者作品简介
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普法战争后先后任职于海军部和教育部,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此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福楼拜为师。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小说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篇小说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他的小说在艺术手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短篇小说。他的作品重视结构的布局,行文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故事情节巧妙真实,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塑造了很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二、初读课文,理清情节
1.默读课文,填空:
开端:(1- 段) ( 盼 )于勒
发展:( - 段) ( )于勒
高潮:( - 段) ( )于勒
结局:( - 段) ( )于勒
2.格局情节的四个部分复述课文。
要求:情节完整,注意顺序安排。
三、再读课文,分析人物
1、按文章依次写出文中全家对于勒不同的称呼词语,并将其归类。
2、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称呼?
3.选择一个文中出现的人物,作出评价,要有根据。
例句:我认为菲利普夫妇是 的人,因为
。
4.如果你是菲利普夫妇,你会认于勒吗?为什么?
【知者加速】一
(一)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的心情。
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二)判断作用
1.“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
2.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十里长街送总理》
3. “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 《一夜的工作》一文写周总理工作的环境
4.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这间渔家的小屋却温暖而舒适。” 《穷人》
(三)找出文中开头结尾两处环境描写,体会其作用。
1.
2.
【知者加速】二
阅读《我的叔叔于勒》25-38段,完成后面的试题。
1 .根据上文的意图,简要说明文中加横线的省略号删去了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父亲”发现了于勒,为什么又让“母亲”去看?“母亲”确认了“就是他”,为什么还叫“父亲”再去“打听”?指出答非所问的一项( )
A.他们急于弄清那个卖牡蛎的人到底是不是于勒。 B.他们非常害怕那个卖牡蛎的人就是于勒。
C.他们不愿相信那个卖牡蛎的人是于勒。 D.他们的“上千种计划”都已化为泡影了。
21 .从文中依次摘抄出4个反映“母亲”情绪变化的词或短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说说“母亲”和“父亲”性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1)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