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莎车多元文化傲昆仑.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莎车多元文化傲昆仑

莎车多元文化傲昆仑 作者:特约记者 杨春莲  来源:喀什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7日 点击数: 95 ??? 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新疆莎车县,居住着维吾尔、汉、回、塔吉克、乌孜别克等20多个民族,总人口84万,其中“从小被音乐喂养,跳着舞蹈长大的”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94.6%,是典型的多民族地区。 ??? 千百年来,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之中、在历史文化的映衬之中、在现代文化的引领之下,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春风劲拂中,莎车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散发出瑰丽迷人的独特魅力,傲霸昆仑。 ??? 多姿多彩的绿洲文化? ??? 绿洲,是人类战胜自然,在沙漠中开辟的片片沃土,就像是大漠瀚海上的美丽岛屿,而绿洲文化则是镶嵌在这海岛上,闪烁着人类历史和智慧光辉的明珠。 ??? 处于号称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莎车县,当属南疆甚至新疆第一大绿洲。在这里,绿洲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农业经济模式,而是整个维吾尔传统文化的基石,维吾尔族的五大民间舞蹈赛乃姆舞、刀郎舞、萨玛舞、夏迪亚纳舞和纳孜尔库姆舞等在莎车一带都广泛流行。其中,乌孜别克族埃希来、叶来、喀群赛乃姆被列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乌孜别克族埃希来篇幅长大,多为多段式的分节歌体,一般有乐器伴奏,大部分填唱纳瓦依、莫克米等中亚古典诗人和我国乌孜别克族诗人费尔凯特等的诗作,其内容或哀叹人生的苦难,或叙述失恋的痛苦,或讲述人生的哲理,其曲调或深沉、或激昂,悠扬起伏,音域宽广,气息悠长,因其主要在“喔朵鲁希”等群众性娱乐聚会上供人们欣赏、聆听,以抒发歌唱者的情感为主要功能,因而亦被称作“叙诵性民歌”,个别乐曲也可为群众性自娱舞蹈伴奏。 ??? “叶来”也称“库夏克”,其篇幅短小,节奏轻快、活泼,演唱时也常有乐器伴奏,唱词多引用民间歌谣,以男女情爱为主要表现内容,其节奏鲜明,具有较强的可舞性,因其以在各种喜庆聚会上为群众性自娱舞蹈伴奏为主要功能,故亦可被称作为“歌舞性民歌”。 ??? 喀群赛乃姆是表演性较强的自娱性歌舞,属于舞者不歌,歌者不舞的形式,主要流传于以喀群乡为主的山区,将山区人的生活习俗、田间劳作、狩猎、人们对生活的情感、表白等融合到歌舞中。 ??? 赛乃姆一词源于音乐节奏的名称,清代宫廷己有“赛乃姆”表演,其节奏平稳,适于各种旋律、曲调,舞者在乐声中自由起舞,遂成为最普遍的舞蹈形式。表演开始前,群众围坐,乐队和伴奏者聚集一处。音乐开始后,舞者进场,可独舞、对舞,也可三、五人同舞。舞者随琴声、鼓声、合唱声即兴表演,还可邀请围观者进场对舞。 ??? 舞姿时而刚劲热烈,扣人心弦,时而轻柔细腻,给人一种动与静完美结合的艺术享受。感觉既与龟兹乐舞应有着一脉相承、水乳交融的关系,又可以领略到疏勒乐舞的风味,其粗犷古朴、矫健刚劲似乎又有着于阗乐舞的神韵,西域乐舞特点尽显。 ??? “两姆文化”的神奇结合? ??? 生活在文化底蕴深厚的莎车的人们是浪漫的,他们把“人间圣果”巴旦姆与“音乐盛宴”十二木卡姆这两朵奇葩出奇制胜但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 莎车拥有了巴旦姆和十二木卡姆,仿佛是天意。 ??? 盛唐时期,巴旦姆从波斯来到新疆,但它只在莎车生存了下来,并且有了85万亩的种植。古时,只有王室贵族才能品尝到它的甘美,是很贵重的坚果。它那宛如水珠的形状及上面的花纹,诱发出维吾尔族先民诸多的艺术联想,成为花帽、小刀、乐器、铜器、艾德莱斯绸等最具民族特色的生活用品的基本图案,深受本民族群众的喜爱。 ??? 同样在王宫里诞生的十二木卡姆,因它的集大成者阿曼尼莎罕自小在乡野长大,使这一宫廷文化有了些许的民间色彩,与生活在这个古都里的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 或许,当莎车有了巴旦姆和木卡姆的那一刻起,两者便相互吸引在了一起。凡是在莎车盛开的巴旦姆花树下,品尝着香甜的巴旦姆果,欣赏过十二木卡姆歌舞的人,只一次,可能一生都无法忘却那视觉和听觉的震撼,当然,还有味觉上的享受。 ??? 在岁月的淘洗中,巴旦姆文化与十二木卡姆文化越来越晶莹闪亮,不离不弃。文化就是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灵魂,正因为有了这个魂,莎车才那样生动鲜活、闪耀夺目、令人神往。莎车县的领导者们深谙这一点,所以,他们把“文化塑县”作为根本,虚实 结合“两手抓”所表现出的“领导艺术”,令人钦佩。他们演绎木卡姆文化、巴旦姆文化,让庄稼和音乐天籁神奇地融合在了一起,让地域优势充分发挥为经济文化的强势。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什么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 莎车就是这样一个被岁月雕琢了3000多年的地方,她的沧桑与厚重、美丽与温情,掩映于一处处风景的角落里,出现在街头巷尾的喧嚣与静寂中。读懂莎车,就像品读一首意境深远的诗词,需要细细欣赏,慢慢感动,在交流与行走中,结识她、读懂她。 ?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