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解析.ppt

水文地质学基础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地下水动态与均衡 本章内容 9.1 地下水的动态 含水层(含水系统)经常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时刻处于变化之中—与时间有关 地下水动态的概念 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下,含水层(含水系统)各要素(如水位、水量、水化学成分、水温等)随时间的变化,称之。 9.1.1地下水动态的形成机制 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降水——补给地下水系统——水位上升 (出现变化) 激励—脉冲式的降水 响应—波状信号的信息 地下水水位对外界输入(降水)响应的特点: (1)滞后和延迟现象 (2)有叠加现象 因外界激励(或输入)而引起的系统响应(或输出)的变化幅度是含水系统内部结构作用的结果 某要素(水位)随时间的变化程度用稳定性来恒量 动态稳定——变化幅度小 动态不稳定——变化幅度大 降水补给引起地下水位响应——滞后-延迟-叠加 河北饶阳地区地下水位动态曲线 9.1.2 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 1、气象(气候)因素—决定动态总轮廓 特点:大面积,普遍产生影响 (主要有降水与蒸发因素) 气象因素表现: 降水的年内季节性变化 降水的 多年变化(如11年周期) 降水的 昼夜变化 与此相对应,地下水动态也有这三种周期性变化 昼夜变化 --在许多地区不明显 多年变化 --研究周期长 年内变化 --最突出 气象(气候)因素 图9—3 潜水动态曲线 (1954—1955,北京) 虚线为气温;兰色柱状为降水量;红色为潜水位;黄色柱状为蒸发量 9.1.2 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 2、水文因素 指地表水体的变化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 从右图中可以看出什么规律? 与地表水体的距离有关 思考?与潜水比较, 受河水位影响承压水动态有何特点? 9.1.2 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 3、地质因素 地质因素是间接因素(相当于滤波器) 气候与水文因素决定了一个地区地下水动态的总轮廓 地质因素起修饰作用,滤波或削峰填谷的作用 潜水位的埋深:埋深的大小,对滞后-延迟时和变幅的影响 包气带岩性:K起作用; 饱水带岩性:K和μ均起作用 地下水所处的空间部位:补给区,排泄区。一般而言,补给区较排泄区更不稳定 4、人为因素 包括开采、人工回灌、灌溉、库渠渗漏、污水排放等 山西广胜寺岩溶泉流量动态曲线 9.1.3 地下水天然动态类型 潜水、承压水由于排泄方式、交替程度不同,两者的动态特征也不同 1、潜水的动态类型——三种类型 蒸发型—— 主要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形切割微弱的平原或盆地。 径流型—— 广泛分布于山区及山前 弱径流型—— 气候湿润的平原与盆地,蒸发排泄有限,径流排泄为主,但径流微弱。 9.1.3 地下水天然动态类型 2、承压水 径流型—— 动态变化的程度取决于构造封闭条件。构造开启程度愈好,水交替愈强烈,动态变化愈强烈,水质的淡化趋势愈明显。 3、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动态 采排地下水:取水或矿坑排除地下水后,人工采排成为地下水新的排泄去路;含水层或含水系统原来的均衡遭到破坏,天然排泄量的一部或全部转为人工排泄量,天然排泄消失或减少(泉流量、泄流量减少,蒸发减弱),并可能增加新的补给量,影响动态 补给地下水:修建水库,利用地表水灌溉等,增加了新的补给来源而使地下水位抬升,形成新的动态特征 9.2 地下水均衡 均衡:某一时间段、某一地段内,地下水水量(热量、盐量、能量)的收支状况,称为地下水均衡 动态是均衡的外部表现 9.2.1 地下水均衡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 均衡区:均衡计算所选定的区域(三维的) 均衡期:均衡计算的时间段(一个水文年) 均衡方程式一般表达形式:A - B = ΔW A——收入项; B——支出项; ΔW——均衡时段内,均衡区的水量变化量 均衡结果(表现):正均衡或负均衡 地下水均衡图示 潜水均衡方程式: Xf + Yf + Zc + Wu1 + Qt - ( Zu+Qd+Wu2 ) = μΔh 潜水均衡方程式 Xf + Yf + Zc + Wu1 + Qt - ( Zu+Qd+Wu2 ) = μΔh 几种条件下的潜水均衡方程式: 干旱半干旱平原区:忽略Zc ;地形切割微弱Qd→0; 无越流时Qt =0;径流滞缓Wu1 ? Wu2 → 0; Xf + Yf - Zu =μΔh 多年均衡条件下 :μΔh =0,则 Xf + Yf = Zu 湿润山区潜水均衡 Zu =0 Xf + Yf = Qd 强烈开采区 Xf + Yf = Q开 9.2.2 区域地下水均衡 堆积平原含水系统地下水均衡模式分析 分区(三段均衡区)分析: 本章小节 地下水动态主要是含水系统水量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