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义乌中学18选模块考题及答案
一09省考院
题号:01:“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文后问题。 燕子 张羊羊 外祖母活着,并未远去
燕子还在为我的记忆衔泥
我掉落的第一颗牙齿,在哪片瓦下
硌痛岁月的青苔
——寒烟《庭院》
眉清目秀的苏南平原几乎没有大起大落的地理构造,这柔情缀以轻盈的燕子甚为贴切:一对恩爱伉俪“颉之颃之”,穿过数千年的时光从《诗经》里翩然飞出,以“双双燕”这样令人艳羡的词牌,映入水墨江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素雅纱帘。 脑海里浮出一个清晰的画面:乡村小学,孩子们双手背立,随着幼儿园阿姨踩着老式脚踏风琴的节奏,摇晃着小脑袋一扬一顿地唱着“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接着第二遍。那声音纯净、清爽,如果是三月,你偶尔瞅一眼窗外,两只乖巧伶俐的燕子正柔声细语呢喃不休,仿佛听懂了儿歌里的对话,沾沾自喜。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似乎应于某种召唤,万物此刻赶集似的奔赴一场生命的盛宴。燕子与人就有这样一个约定:秋去春回。人们开始念叨它们时,耳边分明响起那熟悉的声音,抬头一看,它们回来了并致以舒心的问候,人们才充分信赖进行农事活动的物候。乌黑滑亮的燕子多像天空的一双眼睛啊,它们毫不张扬地飞翔,线条简洁柔和,却不失妩媚,行云流水间尾巴剪裁着春风。 我并不确切知道燕子飞去哪儿过冬了,我只知道往南。南方是一个过于辽阔的概念,镶有温暖的色调。燕子之所以“游牧”并不纯粹是追逐阳光去的,它们喜欢在空中捕食飞虫,边飞边张着嘴优雅地把蚊、蝇之类的小型昆虫迎入嘴里。为此它们不得不跋山涉水去南方越冬以适应食物的供给。不过燕子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无论飞多远,它们也能够靠着这份惊人的记忆力返回故乡。“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其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来至焉”,晋人傅成试过,果然。燕子喜欢在农家屋檐下筑窝,有的干脆就垒在堂屋的大梁下。它们衔来泥和草茎,用唾液粘结,半碗型的窝上留有一口一口劳作的艰辛痕迹。窝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碎布等。燕子是有灵性的,它们最初敢于与人类共居一室实在是一个冒险的赌注,窝里的雏燕整天“唧唧”叫个不停,有时不时举起的好奇的竹竿,还有“喵喵”不止的贪婪的目光,而大人有效的谎言和呵斥回报了它们的信任。乡下人有时出两天远门,会把窗户和卧室通堂屋的门打开,以便它们喂食儿女。“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人们的怜悯之心对后三者来说近乎奢望,却惟独赋予了燕子。然后,两只燕子形影不离的温情,伴随繁殖结束,在第一次寒潮到来前带着孩子随群南迁,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再由南方返回出生地生儿育女。 面对祖屋里残留的泥痕,我未来生活的场景势必陷入想象力匮乏的窘境。我的孩子可能还会学唱这首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吗?孩子肯定没有我小时候唱得投入了,她理解不了这门功课里音乐老师对童年记忆的深情迷恋,我深为惋惜的是他们错过了另一个物种演习亲情教育的生动一幕——当燕子归巢、数张嫩黄的小嘴叽啾着张开时,一送一接的动作里包含着万物最神圣的关键词:哺育。
请从“诗歌讲意象,散文重虚实”的观点出发,赏析文前引诗与正文。(不少于150字)
【参考答案】
1.燕子恋旧巢,这使 “燕子”具有了怀旧的意味;“掉落的牙齿”象征着消逝的童年;“青苔”意味着悠久沧桑的岁月。这三个意象共同营造出含蓄而又溢满情感的怀旧意境,表达了作者这一代人对童年、对旧日生活的深情留恋与固守。
2.文章实写燕子的习性(捕虫筑巢)和灵性(惊人的记忆、对人类的信任),实际上抒写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追忆,对人类亲情教育的呼唤,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孩子远离燕子、远离自然的惋惜。
?
题号:0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选择你所熟悉的中国古代诗歌作品,运用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作品中所蕴之情。(不少于150字)
【参考答案】
缘景明情,即缘诗中景,明诗中情。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首诗写的是原野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低。江水清澈,俯瞰水中的月影,觉得明月和人更加接近,通过诗中“明月”这一意象再联系题目中的“宿”字,细细品味,明了诗歌表面上是描写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见的景色,实质是为了抒发远离家乡、旅居在外的孤独伤感之情。
二
题号:0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过小孤山大孤山(节选)
陆 游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语文复习—综合性学习.doc
- 中考语文现代文读技巧.doc
- 中考语文试卷讲教案.doc
- 中考语文试题分汇编——名著阅读.doc
- 中考语文试题分汇编课外文言文.doc
- 中考语文课内文文专项复习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愚公移山》.doc
- 中考语法专项练,名词、介词.doc
- 中考阅读理解专复习教学设计.doc
- 中考语法复习要(名词代词冠词).doc
- 中考阅读答题技微缩版.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