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修4 《化学应原理》第四章同步练习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同步练习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第一节 原电池
【基础知识】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一般是 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 的金属或能 的非金属为正极。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流动方向: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的极是 极,阴离子移向的极为 极。
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原电池的负极总是 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正极总是 电子发生 反应。
2.为了避免锌片与Cu2+直接接触发生反应而影响原电池的放电效率,有人设计了如下装置,按要求填空:
(1)此装置工作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电池总反应式为 。
(2)以上电池成为 ,其中,锌和锌盐
溶液组成 ,铜和铜盐溶液组成 ,中间通过盐桥连接起来。
(3)电池工作时,电子从 经过导线流向 ,硫酸锌溶液中SO向
移动,硫酸铜溶液中SO向 移动。
(4)此盐桥内为饱和KCl溶液,盐桥是通过 移动来导电的。在工作时,K+移向 ,Cl—移向 。(5)在电池中,电流从 经导线流向 ,在经 、盐桥、 流回铜电极。
【巩固练习】1.实验室中欲快速制取氢气,最好的方法应该是( )
A.纯锌与稀硫酸 B.纯锌与浓硫酸 C.粗锌与稀硫酸 D.粗锌与稀硝酸
2.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附近的SO-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正极有O2逸出 D.铜片上有H2逸出
3.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为Fe2(SO4)3溶液B.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NO3)3溶液
C.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Cl3溶液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为CuSO4 溶液
4.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反应的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
A B C D 正极 Zn Cu Zn Fe 负极 Cu Zn Ag Zn 电解质溶液 CuCl2 H2SO4 CuSO4 CuCl2 5.有A、B、C、D四种金属,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 →B ;当A、D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B与E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E2-+2e-=E,B-2e-=B2+则A、B、D、E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A﹥B﹥E﹥D B.D﹥A﹥B﹥E C.D﹥E﹥A﹥B D.A﹥B﹥D﹥E
6.用铜片、银片、Cu (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正极反应为:Ag++e-=Ag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 B. C. D.
7.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时,不仅要看金属活泼性顺序,还要注意此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活泼性。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用铝、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 是负极, 是正极;原因是 。
(2)用铝、铜和浓硝酸组成的原电池中, 是负极, 是正极;原因是 。
(3)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则在这两个原电池中,负极分别是( ) A.铝片、铜片 B.铜片、铝片 C.铝片、铝片 D.铜片、铜片
8.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的从烧杯中央滴入CuS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身边的化学物质识梳理.docx
- 车用内燃机思考汇总.docx
- 车联网网络架构媒质接入机制研究.docx
- 车辆智能管理平销售方案.doc
- 轧钢工技术比武习题2012.doc
- 转 中国地理核填图能力练习.doc
- 软组织肿瘤的免表型.doc
- 辉煌的禄来Rolei 35.doc
- 辐照引发玉米淀修改1.23.doc
- 辽宁师范大学附中学12-13上学期高二化学期末试题.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