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C绩效管理度的实施
PAC績效管理制度的實施
技巧及推行實務
●PAC績效管理制度的實施技巧及推行實務
一、提高生產力的方向
1.生產力的意義
(投入量) (產出量)
產出量 Output
生產力 =
投入量 Input
提高生產力意義即是指:
●最少的人員 更多
●最少的材料 產出 並能夠滿足顧客的產品
●最少的設備及維護費用 更好
2.提高生產力的著眼方法:
工作時間的 A.產品或操作的基本工作原理
B.因產品設計或規格方面之疵病而增加的工作量
C.因制造或操作之不當而增加之工作量
D.因管理缺陷而產生之無效時間
E.工作人員控制範圍內之無效時間
改善方法:針對B部份 利用 VA ,VE的方法
C部份 IE的方法
D,E部份 PAC的方法
2.生產效率的內涵
直 接 率 70% 100%
能 率 80%
標準化率 75%
平 衡 率 70% 損失
生產效率 有效
●生產效率=直接率×能率×標準化率×平衡率
例=70%×80%×75%×70%=29.4%
有效時間=8HR×29.4=2.4HR
=8HR-2.4HR=5.6HR
3.勞動生產力的意義
生產量
●勞動生產力= 投入的勞動量
生產量
= 實耗時間
生產量 標準時間
= 標準時間 × 實耗時間
(製造系統的勞動有效度)(實施上的勞動有效度)
即:
4.高勞動生產力的兩大方向
1.製造方式的開發與改善 縮短標準時間
●設備投資(省力化投資) ●技術改良(加工方法、切削條件…等).
●佈置及搬動合理化 ●作業改善(操作方法、工作順序、作業動作定理…等).
2.實施的效率提高 標準時間與實際時間的比值提高
●實際的生產力=製造方式×實施效率
例(現 狀 )50%=100%×50%
(改善一)100%=200%×50% (改善二)100%=100%×100%
以上內容事實上一直在企業內容進行著,唯第(1)項其設備投資及研究費用花費較大,所以PAC制度的著眼法比較重視第(2)項,且以有系統的方法積極致力於維持高比值的實施效率來提高生產力.
二、PAC (Performance Analysis Control)的概要
1.何謂(PAC) ?
(PAC)為(Performance Analysis Control)之縮寫,按其英文字母之解釋為實施效率的分析與管理.此制度為日本能率管理協會門田武治所倡導,其日文原義為(能率管理),引進國內后亦有的稱其為(績效管理).
PAC制度是基於作來能力的維持及人員(投備)的實施效率提高的一種手法.
2.實施效率的意義:
(1)實施效率概要:
投入工時
移動時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mrpii系统施考核细则.doc
- mt8000 流屏说明书.doc
- mushroo盆栽项目策划书.doc
- MYSQL注入经典介绍.doc
- mySAP 公事业解决方案.doc
- NBA 200-2006赛季季后赛第二轮(圣安东尼奥之旅) 小牛vs马刺全七场.doc
- NCCT评估资目录.docx
- NC供应链系统置步骤.doc
- ndt落锤冲击验机.doc
- NE5532中资料,NE5532中文资料 引脚图,NE5532中文资料引脚图特点及电气参数介绍,NE5532中文资料特点及.doc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