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六年级上册《花香鼓舞》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上册《花香鼓舞》教案

六年级上册《花香鼓舞》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舞剧《小刀会》剧情。 2.通过记忆法,随录音哼唱歌曲《花香鼓舞》,记忆主题旋律。通过欣赏歌曲《花香鼓舞》,引导学生喜欢歌曲的江南音乐风格。 教学重、难点 记忆主题旋律,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了解乐曲所表达的意境。 教材分析 《花香鼓舞》是民族舞剧《小刀会》中的选曲,表现的是小刀会起义军打败清兵和英兵,占领了上海城,老百姓 跳起《花香鼓舞》欢迎起义军,庆祝胜利的情景。《花香鼓舞》的旋律取材于江苏扬州地区的《渔篮花鼓》。如果把它与《茉莉花》对照一下,可以明显地感到与 《茉莉花》在旋律走向和节奏上的相似之处。 《花香鼓舞》“”《茉莉花》“ ” 歌曲为一段体,徵调式转宫调式,由五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六小节,围绕5音上下回转,连音与断音的交替运 用和直接上行到最高音,使音乐显得明朗、活泼,前两小节的旋律与《茉莉花》第二、三小节的旋律一样,一开始就给人明显的江南音调特征,使人联想起江南特有 的水乡景色。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同头换尾,后半句从5下行到1在2音上回绕,音乐更显得柔和。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是连接的两个乐句,每个乐句 五小节,中间没有明显分句的痕迹。前两小节节奏的变化和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增添了歌曲的活泼情绪。第五乐句是第四乐句的扩展句,共八小节,前三小节是衬词, 音乐使用了前面部分乐句的元素,然后重复第四乐句结束。全曲始终围绕着5音,最后转回宫调,婉转、细腻,具有典型的江南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新课 教学要求:老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舞剧小刀会的片断,介绍《小刀会》的剧情,介绍《花香鼓舞》在整个舞剧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欣赏《花香鼓舞》 1.教学要求:初次聆听歌曲《花香鼓舞》。 师:说出歌曲的情绪、节奏、速度有什么特点? 生:优美、婉转,速度稍慢,具有江南地区的音乐特征。 2.再次聆听歌曲《花香鼓舞》。 师:听辨这首歌曲的旋律和哪首江南民歌的旋律相似? 生:茉莉花…… 分析《花香鼓舞》《茉莉花》的相似之处。 教学要求:听辨两首歌曲,感受两首歌曲在旋律、音乐风格上的相同之处。 教师播放歌曲《花香鼓舞》和《茉莉花》。 生:都是优美婉转具有江南小调的音乐风格特点的乐曲。 3.教师出示《花香鼓舞》歌曲谱例,学生哼唱歌曲的旋律。 教学要求:学生随录音划拍子演唱,注意十六分音符演唱时要连贯,把握歌曲婉转的艺术风格。 4.欣赏《小刀会》序曲。 教学要求:通过欣赏,再一次熟悉《花香鼓舞》的音乐,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加深对作品的了解。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的歌曲《花香鼓舞》具有江南地区的音乐风格特征。同学们在熟悉这首作品以后,还可以找一找与其类似的音乐作品,拓宽我们的音乐视野。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