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五柳先生传教案李延庆.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柳先生传教案李延庆

《五柳先生传》教案--李延庆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初二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3、熟读全文,把握课文内容。 4、领会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 教学难点 :从正反两方面来对照体会五柳先生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介绍陶渊明的文章,以备与同学交流。   2、扫除字词等阅读障碍,以备教师检查。   3、将课文表现五柳先生的具体内容列成表格。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学文言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就是读,因而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诵读:第一层次,初读,疏通文意;第二层次,品读,探究文理;第三层次,诵读,加深理解。 在此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百度图片】/i?ct=201326592cl=2nc=1lm=-1st=-1tn=baiduimageistype=2fm=indexpv=z=0ie=utf-8word=%E4%B8%96%E5%A4%96%E6%A1%83%E6%BA%90  由《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歌抒发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和高尚的节操,表现在“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此愿就是:辞官归隐,寄情田园。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也写了些表现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我们曾经学过陶渊明写的散文《桃花源记》,作者虚构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五柳先生传》。两篇文章相互印证,也许对陶渊明的思想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三、让学生联系自己对传记的已有了解,同本文比较一下,明确传记的一般写法和特点,教师适当点拨。   传记开头一般介绍传主的姓名、籍贯,然后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揭示其性格、品行等,最后对所记之人和事作一评价。    四、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并讨论,要求:   画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语句,并理解其性格特点。   (1)通过读,先找出相关语句。   (2)再讨论表现了其何样的性格、志趣等。   分析: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淡泊名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喜欢读书,注重感悟。   “性嗜酒”:爱好喝酒,以酒自娱。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率性放旷。   “环堵……晏如也”:尽管家境困难,衣食不周,但他毫不在意,表现了他乐观   豁达的性格,同时也表现了他能安于贫困的隐士形象。   “常著文章……以此自终”:以诗自娱,不计得失。   “不戚戚……富贵”:安于贫困、不求名利。   [教师应适时点拨,让学生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其性格、志趣等。]   (3)小结:五柳先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从对其讨论的情况不难发现:五柳先生是一位淡泊名利、安于贫困、率性放旷、志向高洁的隐士。他虽然生活窘迫,却乐观豁达,以酒、诗自娱,可谓超凡脱尘、与众不同。   (4)比较“五柳先生”和陶渊明的性格。   不难发现,“五柳先生”即陶渊明。本文即陶渊明的自传。[结合导课中的板书。]    五、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   用提问方式启发学生去感受本文语言的精妙之处和选材的精当。   1.本文语言清新自然,个性鲜明,袒露心声,毫无雕琢之痕,没有半点做作之处,请你从中找出体现这些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中有何妙处?   [注重让学生谈自己的具体感受。]   2.本文虽然不足二百字,但所选取的事例都很典型,所以虽是寥寥几笔,便把   五柳先生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vbk5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