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通运输系统仿程设计报告书
淮 阴 工 学 院
交通运输系统仿真
课程设计
小组成员: 组长:周业凯 学 号: 1101501138 李东亚 1101501131 杨敏锐 1101501115 季东升 1101501116 庞 瑞 1101501114 李鸿霞 1101501101 系(院): 交通工程学院 专 业: 交通运输 班 级: 运输1101 第三小组 指导老师: 陈大山/周桂良
2013 年 6 月
目 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3
1.1课程设计的目的................................................3
1.2课程设计的要求................................................3
2课程设计的内容.....................................................4
3课程设计的任务.....................................................5
4课程设计要求说明...................................................5
5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7
6课程设计时间及进度安排.............................................8
7实地调查与数据收集.................................................9
7.1淮阴工学院南、北园(枚乘路)地理区位...........................9
7.2淮阴工学院南、北园(枚乘路)交通量调查.........................9
7.3通过交叉口车辆组成...........................................12
7.4交叉口几何尺寸调查...........................................12
8信号配时..........................................................12
8.1相位方案设计的基本事项.......................................12
8.2相位示意图...................................................13
8.3信号配时原理.................................................14
9具体的信号配时....................................................16
10路网评价.........................................................17
11数据采集仿真结果分析.............................................17
12 课程小结........................................................18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为了巩固和进一步掌握在《交通运输系统仿真》授课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实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交通运输类专业学生进行交通运输仿真课程设计。通过该环节的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交通仿真模型分析、各基本模块的灵活运用、专业仿真软件操作,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使学生的组织能力提高、合作精神培养方面得到锻炼。
课程设计是对学生学习和运用专业知识的综合考核和检查,使学生接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是整个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计的特点是,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面较一般习题为光,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在运算、绘图、编写说明书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但份量应适当控制,注意不使学生负担过重,因此,可采取通过课外习题分散集中设计和进行两种方式。其基本目的是: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思想,训练学生善于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熟悉交通建模技术、交通数据提取技术、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五年级数学(第册)期中测试试卷.doc
- 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doc
- 五年级数学下册5单元《图形的运动_三》教学设计.doc
- 五年级数学下册习要点.doc
- 五年级数学下册习题.doc
- 五年级数学下册元备课.doc
- 五年级数学下册学设计1-4单元.doc
- 五年级数学下册计导学案1.doc
- 五年级数学下册识点.doc
- 五年级数学下册部导学案.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