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数与因数知识解说材料.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倍数与因数知识解说材料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倍数与因数》知识树及教材分析 陕县实验小学 王二甫 2010年8月28日 《倍数与因数》知识树及解说材料 本次我说的是西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倍数与因数》,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单元进行说明: 一、本单元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 二、编者的意图和体例安排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 四、教材内容分析 五、教学的处理策略 六、教学目标、重难点及关键 七、典型试题列举 五年级数学上册内容: 数与代数?: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倍数与因数。 空间与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统计与概率: 统计与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总复习、综合应用。 本单元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 《倍数与因数》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掌握了非零自然数的乘法关系、除法关系。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这只是对数字的浅在认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编者的意图和体例安排 : 1、编者的意图 教师方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遵循认知规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营造氛围、因材施教、重思维训练);学生方面:以全面、持续、和谐为发展目标(着重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应用意识、符号感、数感) 2、体例安排 西师大版教材以单元形式呈现。每个单元又由单元主题图、节、习题、整理和复习、综合练习、数学活动五部分组成。单元主题图可以作为导入新课的材料,也是一单元问题的集中体现。整理和复习是对知识的梳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数学活动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每一节分为正文、课堂活动、练习。正文中例题多以问题、留白、填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课堂活动、练习是对所学内容的的巩固与延伸。 正文后的习题有的可作为课内外作业,有的综合性较强,可供复习全单元使用。 教材内容: 1、 倍数和因数; 2、 2、5、3的倍数的特征; 3、 质数和合数; 4、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和因数;2,3,5的倍数的特征;找倍数与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因数与倍数时,限制在非零自然数的范围内,避免了由此带来的一些小学生不必研究的问题.这个单元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与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教材的编排特点: 1、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数学概念 做“数学实验”找倍数规律;开展写因数的活动,发现质数、合数的本质特征。 2、突出数学知识的联系 通过两个非0自然数的乘法关系学习倍数因数概念;借助学生已有的因数知识对非0自然数因数个数讨论,引发质数合数概念 3、注意体现数学的简捷性 借助倍数因数概念直接让学生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借助找2的倍数的方法简捷地找出5的倍数 教学策略: 在教学模式上采用测评反思、情景激励、导学探究、定教释疑、精炼达标。学法指导上体现设置丰富问题情景、关注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精讲点拨知识演练、自学讨论相结合等策略。 下面以因数和倍数概念教学为例说一说基本策略。 1、为学生提供具有生活意义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感悟。 例如:《倍数和因数》第一节,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不单单是一组算式,有2×6=12,3×4=12,1×12=12等等。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编一些算式,通过举例、选择典型数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其目的就是为学生从数的特征上感知对因数和倍数的理解打下基础。 2、引导学生概括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的共同属性,使学生学会抽象。 作为共同属性应该是指,虽然观察的对象不一样,却总有其共同的特点。如: 20的因数有:1、2、4、5、10、20 15的因数有:1、3、5、15 18的因数有:1、2、3、6、9、18 19的因数有:1、19 比较有什么发现,得出每个数的因数都有1和它本身。再来看看3的倍数,有哪些呢?2的倍数、5的倍数呢?这一环节的教学要点是在感悟的基础上概括出“因数和倍数”的特征。 3、借助比较、讨论、强化,使学生形成概念。 虽然学生的知识已经具备,但是还必须考虑,建立新概念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定量的练习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为了让学生感知找

文档评论(0)

rvq7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