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沁园春雪课堂实及教学感言
读到深处情正浓
-------《沁园春 雪》课堂实录
湖北十堰外国语学校 唐荷平
师:同学们,在我们中国现代史上有一位伟人,我们中国人民几乎无人不知道他,他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他是谁?
生:毛泽东(生齐答)。
师:对,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更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的一生写下了许多催人奋进、震撼人心的光辉诗篇。我们今天将要学到的《沁园春 雪》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一。请大家看课下注释一,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
生:1936年2月。(生纷纷答)。
师:1936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时期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1931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地区,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华北地区,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而此时,国放党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长征部队顺利以达陕北,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遣队准备东渡黄河,奔走抗日前线。在渡河前夜,恰逢大雪,毛泽东曾于雪后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茫茫雪景,毛泽东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于是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让我们一起走进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下面请大爱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注意屏幕上的字音,要求读正确流利。
(生以自己的方式读文,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有的速度快,有的速度慢。)
师:读完了我们一起把屏幕上的字词朗读一遍。
(投影展示字词,生齐读,声音不够响亮。)
我们再来一遍,声音洪亮点。
(生再读,声音响亮)
师:接下来,我们想请一位同学读这首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生举手,读)
师:好,这位女同学不但读的正确流利,而且注意了诗词的情感,确实这样,读诗词更重要的是读出……
生:感情。(生纷纷说)
师:感情是发自肺腑的。不过在朗读时还是有一定技巧的。同学们知道朗读有哪些技巧呢?
生1:要注意停顿、重音。
生2:还要注意语速语调。
生3:抑扬顿挫。
师:那我们试着注意这首诗的停顿、重音和语气语调,把词的情感读出来。首先,我们提示一下,看屏幕,把这词的重音和停顿读出来。
(投影展示重音和停顿,生读)
师:好,老师试着读几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请同学们根据老师读的节奏和重音来读一遍课文,注意突出节奏和重音。
(生看屏幕齐读)
师:同学们读的很好。只是有两句需要注意,节奏要更加明显点。
“欲与天公试比高”,“俱往矣”。来再把这两句读一遍。
(生齐读)
师:节奏和重音读出来了,但是情感还差点,其实真正的读出情感,还要结合诗词的内容来理解。我想请同学说说,你通过朗读,你觉得这首诗词我们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呢?
生1:豪迈,慷慨激昂。
生2: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生3:淋漓酣畅。
师:“淋漓酣畅”这个词用得好。
生4:我认为,还要读出“气吞山河”的气势。
师:不错,“气吞山河”的气势。
生5:我感觉还要读出自信,通过后面的这一段读出来的。
师:好,总结一下,就是读出一种赞美,读出一种歌颂,读出一种豪迈,读出一种自信。下面我们分成两大组,这一组同学讨论一下,在这种总体感情基调下,上阕每一句话,我们该用什么样的的语气语调来读,才能有这种情感。另一组同学讨论下阕该怎么读。才能有这种情感。一、三、五、七排同学向后转,小组讨论一下。边读边议,边议边读。
(生分组讨论读法,师随机指导)
师:首先请这一组同学说说上阕该怎么读。
生1:就是开篇写的是作者眼中的雪景,“千里”“万里”要表现它的长,语音要拉长一点,表现雪景的美丽。
师:这个长,我们用另一个词来换一下,就是非常“开阔”。
生2:第四句的“望”要读出由近及远的眺望的感觉。要拖一点。“莽莽”“滔滔”展现了那种几千里地都被大雪覆盖的场景,所以要有激昂的感情。“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试比高”一字一顿,就表现了能与天公比个高低的气势。最后“分外妖娆”要读出一种委婉的感情。
师:“委婉”“多姿多彩”是不是?很美的,那请你把上阕读一遍。让我们感受一下这种美。
(生读,全场掌声)
师:我听清了,我看见了。我听到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赞美,我看到一幅北国壮美的雪景展现在老师的眼前。对于上阕的语气语调的把握,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3:我是从整体分析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语调不要那么高,因为这是非常漂亮的景色,如果语调很高的话,感觉没那么优美。“唯余莽莽”到“欲与天公试比高”应该稍低沉一些,反衬诗人内心的情怀,他敢与天公试比高,体现了他的自信。到“须晴日”要读的舒缓一些,可以把“妖娆”读的很委婉。
师:不错“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一个人理解这首词,在总体情感的把握的基础上,都有自己不同的体味,但是总体情感是不变的。好,我们一起根据这两个同学的分析 ,把上阕读一遍。
(生齐读上阕)
师:有一个地方,我们在读的时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镇江市2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统测数学试卷理科含附加题(word版有答案).doc
- 江苏省马坝中学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鲁教版.doc
- 江苏省黄桥中学012届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练习.doc
- 江苏苏浙皖边界场西地块.doc
- 江苏高中信息技学业水平测试《计算机基础第七章》.doc
- 江苏高考历史选1、4复习资料.doc
- 江西2014年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备考冲刺卷三.doc
- 江西教师资格考教育学简答题.doc
- 江西版三年级美下册教案.doc
- 江西电网国网竞集训班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