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康 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江佑041009.doc

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康 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江佑041009.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康 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江佑041009

位家长:大家好!   我一直是在教育第一线做教育管理工作,整天和孩子们接触,所以这个问题,我不想从理论层面上阐述,只想谈谈我在教育实践中的感受。   一、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首先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您孩子健康吗?   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健壮,一年也不用上医院吃药打针;也有的说,体质挺好,我们很注意加强营养。那我又问,您的小孩若出现胆怯、懦弱、孤僻、任性、偏执、厌学、抑郁等状况时,您注意了吗?是不是也认为这是不很健康的表现呢?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48年成立宣言中就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身体的、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美状态”。   这就告诉人们,要树立健康新概念,只有身体的健全并不是真正的健康,全面的健康应当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的完美状态。按照健康这一概念,有些问题值得人们思考。 我在二十八中当校长时,就常遇到这样一些现象:   有的初三学生一到考试前就生病,有的肚子疼得不行,可到医院一检查,什么病没有,就是过于紧张造成的考试焦虑。   一段时间,班上好多好学生的竞赛书都丢了,一找都被扔进厕所了,后来一个学生承认是他扔的,这个学生父母离异缺少亲情,他特别妒嫉那些有温暖家的学生,就扔了他们书,这是小偷吗?   有一个初三班,一上初三好多女生物理学不好,有的家长请家教也抓不上去,什么原因?是教的不好?是没下功夫?都不是。原来老师一上初三不经意的一句“初三电学女生没实践知识不好学”起的作用,一些女孩子产生消极的自我认识“我是女孩,学不会”,根本听不进课。   有些很聪明的学生成绩总上不来,什么原因?是非智力因素障碍。   这些现象引起我的思考,率先在全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使二十八中的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退休到精英中学后,开始研究民办学校学生心理状况,发现有些个体户的子女,虽然不缺钱,但缺少亲情呵护,缺少与父母心灵交流,很孤独,有些离异家庭子女,虽然父母都给买这买那,钱上给予补偿,但情感上是饥渴的,并不快乐。有的说,我从父母一离异,就觉得生活没意思,天天泡网吧,烦恼、孤独使一些同学冲动倾向、过敏倾向特严重,我从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入手,给学生更多关爱,通过深入的心理教育,使精英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沃土。爱打架的静下心来念书了,小网迷也对学习有了兴趣,好多后进生找到了自信,纷纷考上重点高中,这也是健康学生心理的神奇力量。   这几年在接市教育局中小学生心理热线中,感触更多。一个学生说“烦死了,为做不完的作业烦,为听不完的家长唠叨烦——总之一个字,烦!”十几岁小孩过早尝到了烦的滋味。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说“我什么时候退休啊,也像爷爷奶奶那样歇着”,你能说这些孩子们健康吗?越咨询越感到,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关注孩子们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97年,一位刚考入哈佛大学仅一个多月的中国留学生,仅因为与别人发生了一些争执,就从学校图书馆四楼跳下去自杀身亡,事后,这位学生的母亲在哈佛大学设立了一项基金,专门资助中国留学生人员接受心理辅导用。   北京一个重点中学学生,从小就是三好生,小学毕业时还是北京市优秀少先队员,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保送到重点中学,上中学后,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初三时,与几个同学一块议论一个老师胖瘦,被老师听见,告到班主任,受到批评,回到家中受到母亲的责问,倍感委屈,写下了遗书,割腕自杀未遂,又于凌晨4时从窗户跳下,仍未死,成了终身残疾。尖子生经不住一点委屈,受不了一点挫折,心理很脆弱。   这些例子触目惊心,由于青少年正处在由未成熟发展的过度时期,遇到的心理矛盾与问题相对比较集中,而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又偏低,于是产生心理问题。我们家长在关心孩子身体健康同时,必须小心呵护孩子们心灵的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通常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能正确地面对现实,思想认识不脱离现实,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面对生活出现的各种问题、困难、矛盾,能以切实的方法予以处理,处处表现出积极进取,不偏激、不固执、也不想入非非。   如:一个家庭因第三者插足而破裂。对这个家庭的两个孩子来说是不幸的。这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哥哥百般仇恨这个家,他从此放弃学业,在社会上游荡,后来发展到偷抢,进入劳教所。而妹妹面对家庭破裂,便看清了自己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不能依靠他人的处境,越发坚定“路要靠自己走”的决心,克服了难以克服的困难,考上大学。同一个家庭两个截然不同结果,取决于面对现实心理承受力。   第二,积极自我观念,了解自己,有自知之明。不仅正确认识自己优点、弱点,而且能正确估计自己能力、个性、爱好与情趣,妥善安排好自己工作学习生活。   童话大王郑渊洁,小学时只是语文成绩很好,其他科目差,还调皮捣蛋,老师说他是这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pufl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