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奉化社会、思品中考总复习——科技、教育、创新专题
2011年奉化市社会、思品中考总复习
科技、教育、创新专题
一、时政链接
1、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2、2009年10月,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荣膺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殊荣的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3、2009年10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对外公布,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在校研制成功,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4、2009年12月,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正是投入运营(和谐号)。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是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是我国铁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目前我国铁路现代化最新成果的集大成者。
5、2009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校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
6、我国从2000年开始,设立国家最高科技奖。2010年1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
二、基本知识
1、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和重要发明(条目P68)
①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宋元时期火药广泛用于战争。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朝时,人们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元代妇女黄道婆到海南跟黎族人学会了棉纺技术,发展了松江棉纺织业宋元时期棉布取代了丝绸和麻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世界水日”3月22日“地球一小时”活动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决战的一年。节能目标与“十一五”规划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任务还相当艰巨。今年我国主要采取以下九项措施,包括:严格控制“两高”项目,要继续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安排中央预算内的投资333亿元,中央财政资金500亿元左右,支持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的广,继续实施节能产品的惠民工程等等。另外,从微观层面上看,我国政府也推出了一些政策来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节能减排,金融机构也对实行节能减排的企业给予融资上的支持。另外,对于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一些技术、一些产业,国家也在价格、税收、财政方面给予支持。低碳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二、基本知识
(一)PRED专题纸:
1.人口、资源、环境的地位和作用
2.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国情(问题表现)
3.我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
4.面对资源、环境、人口问题,中学生怎么做?
5.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之间的关系
6.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原则、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
(二)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原因?
1.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破坏环境,具体来说①人口持续增长,人与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张;②缺乏节约、保护意识,利用不够科学,浪费损失严重,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③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技术、管理水平低等等
2.自然原因:自然灾害,如地理、气候等因素
(三)为什么我国要实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国情角度: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①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②我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这已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重要性角度: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意义的角度: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注意问题的针对性:是资源还是环境还是综合,先审题。
(四)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影响
人口:1.人口过多给资源、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2.人口多、文化素质低会阻碍社会进步,如带来就业压力、交通压力和老龄化问题3.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资源:1.资源减少与破坏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影响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3.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环境:1.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影响社会安定2.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五)从国家、企业和青少年的角度出发,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国家(政府):1.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资源、环境的危机意识和保护意识;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走集约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4.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9年高考学难点突破专题辅导二十一.doc
- 2009年高考东卷文综试题.doc
- 2009年高考江高考文综卷 word版 含答案.doc
- 2009年高考江文综卷绝对正宗.doc
- 2009湖南法两院行测.doc
- 2009级统计末考试.doc
- 2009西药题含答案.doc
- 2009概率论数理统计B.doc
- 2010100-104842_苍南县职业高中规范化管理考核.doc
- 2010shihizhengzhi模拟题精选.doc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