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一地理迎期末考复习记背提纲 侯建成 原创编写.doc

高一地理迎期末考复习记背提纲 侯建成 原创编写.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地理迎期末考复习记背提纲 侯建成 原创编写

高一地理迎期末统考复习记背提纲 地理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里所说的地理环境是指自然环境; 2.组成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3. 组成要素:大气、水、地貌、生物、土壤等; 二.某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以生物为例) 1.生物对地理环境的改造作用 改造大气圈: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 现今大气的组成是生物参与的结果,氧主要来源于植物光合作用。 改造水圈: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陆地水分状况。 改造岩石圈:有些沉积岩是生物参与形成的,如煤、石油等; 生物出现加快岩石风化,促成土壤形成。 2.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到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三.自然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举例——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过程 1.以生物循环为例: 光合作用: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从水圈中吸收水分,即将无机物合成有机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释放氧气; 呼吸作用:植物从大气中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 分解作用: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以无机物形式归还到环境中; 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2.以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为例:参见前面考点。 四.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概念: 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 如撒哈拉沙漠气候干燥,水分不足,地表径流少,物理风化强烈,形成大片沙漠,植被稀少; (2)牵一发而动全身; (3)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以致整体地理环境改变: 如东北森林减少,土壤缺乏枯枝落叶补给腐殖质,又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降低森林滞留降水的功能,导致降水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水锐减甚至断流;水土流失使地面沟谷纵横; 如全球热带雨林遭到破坏,会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整个生态环境失调; 五.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自然带 1.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是普通存在的,自然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2.自然带形成: 由于各地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形成相应的植被和土壤,并呈带状分布构成陆地自然带。 其中气候是主导因素,植被是自然带的标志;自然带以植被类型命名。 3.读自然带分布图,了解自然带名称及分布: 六.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比较三种地域分异规律: 伸展方向 更替 方向 形成的主导原因 典型分布 由赤道到两极 的地域分异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纬线方向,东西方向)(4)各类功能区付租差异(如图): 图中A范围为商业区,因为商业活动支付地租最高。(市中心有大量消费人群,市场最优) 图中B范围为住宅区,因为住宅区支付地租最高。(既有利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图中C范围为工业区,因为工业支付地租最高。(既可降低成本,又保护环境) 以上只考虑距离市中心远近因素,城市地域结构呈同心圆模式。 5.常见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如图): 模式 形成 理解各功能区位置 共同特征 同心圆模式 自单一核心向外扩展 低级住宅区位于城市内缘; 高级住宅区位于城市外缘; ①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处; ②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扇形模式 沿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延伸 低级住宅区靠近轻工业区; 高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多核心模式 沿不同核心发展起来 重工业区位于城市外缘; 6.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1)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例:美国纽约等现代化大城市,市中心多摩天大楼;而欧洲城市历史悠久,则多古老建筑。 (2)对城市格局的影响: 例:北京皇宫位于城市中心,重要建筑物沿中轴线排列,体现皇权至上;美国首都华盛顿,象征民主与法制的国会大厦和白宫处于城市中心。 例:杭州山水城市,体现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 地理2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考点一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主导因素 案例 自然 因素 气候 我国海南适宜种植橡胶,古巴种甘蔗,东北春小麦等 地形 山地的立体农业,珠三角的基塘生产 土壤 江南丘陵的茶树 水源 我国新疆、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大城市近郊的乳肉蛋禽生产基地 交通 我国海南的蔬菜调入北方市场,山东寿光蔬菜出口到日本 政策 政府用财政补贴维持农产品价格 技术 培育良种;增施化肥;提高机械化水平等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亚洲水稻种植业 (1)主要分布区: 东亚(如图A)、南亚(如图C)和东南亚(如图B) (或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1960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