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地理迎期末考复习记背提纲 侯建成 原创编写
高一地理迎期末统考复习记背提纲
地理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里所说的地理环境是指自然环境;
2.组成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3. 组成要素:大气、水、地貌、生物、土壤等;
二.某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以生物为例)
1.生物对地理环境的改造作用
改造大气圈: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
现今大气的组成是生物参与的结果,氧主要来源于植物光合作用。
改造水圈: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陆地水分状况。
改造岩石圈:有些沉积岩是生物参与形成的,如煤、石油等;
生物出现加快岩石风化,促成土壤形成。
2.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到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三.自然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举例——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过程
1.以生物循环为例:
光合作用: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从水圈中吸收水分,即将无机物合成有机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释放氧气;
呼吸作用:植物从大气中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
分解作用: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以无机物形式归还到环境中;
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2.以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为例:参见前面考点。
四.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概念:
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
如撒哈拉沙漠气候干燥,水分不足,地表径流少,物理风化强烈,形成大片沙漠,植被稀少;
(2)牵一发而动全身;
(3)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以致整体地理环境改变:
如东北森林减少,土壤缺乏枯枝落叶补给腐殖质,又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降低森林滞留降水的功能,导致降水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水锐减甚至断流;水土流失使地面沟谷纵横;
如全球热带雨林遭到破坏,会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整个生态环境失调;
五.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自然带
1.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是普通存在的,自然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2.自然带形成:
由于各地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形成相应的植被和土壤,并呈带状分布构成陆地自然带。
其中气候是主导因素,植被是自然带的标志;自然带以植被类型命名。
3.读自然带分布图,了解自然带名称及分布:
六.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比较三种地域分异规律:
伸展方向 更替
方向 形成的主导原因 典型分布 由赤道到两极
的地域分异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纬线方向,东西方向)(4)各类功能区付租差异(如图):
图中A范围为商业区,因为商业活动支付地租最高。(市中心有大量消费人群,市场最优)
图中B范围为住宅区,因为住宅区支付地租最高。(既有利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图中C范围为工业区,因为工业支付地租最高。(既可降低成本,又保护环境)
以上只考虑距离市中心远近因素,城市地域结构呈同心圆模式。
5.常见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如图):
模式 形成 理解各功能区位置 共同特征 同心圆模式 自单一核心向外扩展 低级住宅区位于城市内缘;
高级住宅区位于城市外缘; ①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处;
②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扇形模式 沿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延伸 低级住宅区靠近轻工业区;
高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多核心模式 沿不同核心发展起来 重工业区位于城市外缘; 6.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1)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例:美国纽约等现代化大城市,市中心多摩天大楼;而欧洲城市历史悠久,则多古老建筑。
(2)对城市格局的影响:
例:北京皇宫位于城市中心,重要建筑物沿中轴线排列,体现皇权至上;美国首都华盛顿,象征民主与法制的国会大厦和白宫处于城市中心。
例:杭州山水城市,体现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
地理2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考点一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主导因素 案例 自然
因素 气候 我国海南适宜种植橡胶,古巴种甘蔗,东北春小麦等 地形 山地的立体农业,珠三角的基塘生产 土壤 江南丘陵的茶树 水源 我国新疆、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大城市近郊的乳肉蛋禽生产基地 交通 我国海南的蔬菜调入北方市场,山东寿光蔬菜出口到日本 政策 政府用财政补贴维持农产品价格 技术 培育良种;增施化肥;提高机械化水平等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亚洲水稻种植业
(1)主要分布区: 东亚(如图A)、南亚(如图C)和东南亚(如图B)
(或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一地理会考复资料.doc
- 高一地理会考模考试卷.doc
- 高一地理会考评卷(四)2011.05.doc
- 高一地理周末自学习安排(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doc
- 高一地理地球的动专题.doc
- 高一地理地理必一复习资料.doc
- 高一地理大气环课时同步检测题1012.doc
- 高一地理大气的状况与大气运动.doc
- 高一地理宇宙中地球测试题.doc
- 高一地理必修()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测试题 中图版.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