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地理2知识点(2016整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1.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因素:①出生率和死亡率;②人口基数;
自然增长=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注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数变为零时,人口总数达到最多。
2.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不断增长的。
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特点 增长很快 增长缓慢 影响 ①加大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压力;
②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①劳动力不足;②国防兵员不足;
③青壮年负担重。 原因 ①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
②医疗进步,死亡率下降。 ①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原因;
②人口老龄化严重。 措施 控制人口增长 鼓励生育和接纳海外移民 变化趋势 人口增长趋缓 人口数量比较稳定,甚至负增长 4.人口增长模式:
(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
(2)类型及特点:
原始型(“高高低”)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高低高”)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低低低”)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现阶段,判断“三率”高低的参考数值,如下:
(4)人口金字塔的判读
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 年轻型 成年型 老年型 主要特点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 各年龄组人口比重
大致均衡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大 金字塔形状 人口增长趋势 迅速增长 缓慢增长 呈负增长,人口缩减 人口增长模式 传统型 现代型 △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较多的原因: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口较多。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5.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1)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过渡。
(2)发达国家: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经进入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中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6. 人口老龄化问题
(1)衡量指标: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以上
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以上。
(2)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员不足;
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养老等费用增加;
老年人生活困难、生活孤单,青壮年负担过重。
(3)解决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人口机械增长=迁入人口—迁出人口
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2.人口迁移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1)19世纪以前:①特点: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②流向:旧大陆(欧、亚、非)迁向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③影响因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扩张
(2)二战以后:①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②流向:从发展中国家(亚、非、拉)流向发达国家(西欧、北美、大洋洲)和西亚、北非等石油输出国
③影响因素: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西亚、北非等石油资源的开发
(3)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
二战前 大洲 二战后
←←←←亚 洲 →→→
←←←←非 洲 →→→
←←←←欧 洲 ←←←
→→→→大洋洲 ←←←
→→→→北美洲 ←←←
→→→→拉 美 →→→
4.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内人口迁移
(1)建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
迁移原因: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迁移方向:东部→→→西北、东北地区、海南(支援边疆建设)
迁移特点:有计划、有组织。
(2)20世纪80年代中期——现在:
迁移原因: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②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③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城镇落户。
迁移方向:中、西部→→→东部;农村→→→城市。
迁移特点:自发性的。流量发生明显变化,频率加快。
5.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1)对迁出地:
有利影响: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生物必修第三章 第二节(二)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docx
- 人教版第2章第化学能与热能第2课时.doc
- 人教版第6章 环境的保护 单元测试.doc
- 人教版第三册古首(一)《回乡偶书》活页教案.doc
- 人教版第十九章章教案).doc
- 人教版第四章第氨 硝酸硫酸第1课时.doc
- 人教版第四章第氨 硝酸硫酸第三课时.doc
- 人教版美术第九考教案.doc
- 人教版英国资产革命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英语九年nit1课件及教案.doc
-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城区初中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 2025年出版:全球市场罐缝检测设备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调研报告.docx
- 在线编程教育平台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探索报告.docx
- 航空发动机智能运维技术在2025年飞机维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报告.docx
- 重庆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模拟试题(一)[含答案].pdf
- 发动机导管74°连接用直阴管嘴.pdf
- 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岭南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出版:全球市场光电反射传感器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调研报告.docx
- 重庆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 光伏组件回收利用2025年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