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热爱祖国主题班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爱祖国主题班教案

热爱祖国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了解祖国的伟大。 2、通过回顾感人的爱国故事,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3、通过本次班会课,让学生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热爱祖国。 二、活动重点:通过观看图片、听爱国故事,了解祖国的伟大。 活动难点:通过学习能做到热爱祖国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三、活动意图 ??? 根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识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使他们初步了解我们的祖国,并让学生通过朗诵歌唱等多种形式来歌颂、赞美祖国,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背景 ??爱国主义作为人的一切基本道德价值观和品质,必须从小培养,经过长期教育和熏陶,才能逐步形成。 ??? 作为小学生来说,限于他们对“祖国”的感受和理解,他们的爱国情感表现是十分具体和贴近生活的。因而,我们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小学生实际出发,以教师的激发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依托,以环境为媒介,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 四、活动准备 ??? 1、指导学生从课内外书籍收集有关爱国的故事、图片,排练与主题活动有关的诗、歌。 ??? 2、指导学生收集有关神舟七号及祖国建设成就的有关资料。 ??? 3、准备《国歌》、《歌唱祖国》歌曲、课件。 五、活动对象: 五(2)班全体同学 六、活动过程:(小主持人主持) (一)、导入: 主持人1:“长在妈妈的怀抱,幸福少不了”同学们,每当我唱起这首歌,心中就溢出一种幸福之感,漾起一股对妈妈的爱。妈妈养育了我们,我们爱自己的妈妈,也了解自己的妈妈。 主持人2:可是,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还有一位共同的伟大的母亲—祖国,她哺育了炎黄子孙,给每个儿女厚爱。那么,作为她的儿女,我们对她了解多少,我们应该怎样回报母亲呢? 主持人1:中国,一片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神圣土地;中华民族,一个生息繁衍在这神圣土地上的伟大民族。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以地大物博和山川壮丽而自豪,以古老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而骄傲。因为这资源的富饶,因为这山川的壮丽,因为这文化的灿烂,更因为身为龙的传人与生俱来的情感,我们发自内心、源于真情地赞叹---我爱你中国! 2、主持人1:全体起立唱《国歌》。 (出示课题) (二)、主持人2:请学生讲搜集的爱国故事。 1、故事一: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1895--1953)年轻时(1919-1927)曾留学欧洲,学习西方的绘画艺术。其间,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人冲和谦逊的徐悲鸿曾亲自向一个洋学生挑战赌造诣。 本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人在许多西方人眼中不过是个愚昧无知的材料。那时,中国留学生在外国,不仅经济上困难,政治上也倍受歧视。一个和徐悲鸿一同就学的洋学生看不起徐悲鸿,甚至公然对徐悲鸿说: 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同奴的材料,即使是把你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这种放肆的挑衅,深深激怒了怀有满腔爱国热血的徐悲鸿,他严肃地对那个洋学生说:那好,我

文档评论(0)

drj7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