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补充兰本达的几篇文章
兰本达的几篇文章再论概念 1
孩子们会犯错误吗? 3
《小学科学教育“探究—研讨”教学法》的优点 5
“发现法”的历史根源 6
“探究—研讨”法的历史根源 8
孩子们从“探究—研讨”法里学到什么 11
教师从研讨中知道了什么? 16
你们发展了适合中国的“探究—研讨”教学法 22
造就具有新思想的未来公民 23
再论概念
1988年的《小学自然教学》增加了学生研讨活动实录内容,鼓舞人心。这不仅使读者能够领会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且有助于他们搜集许多学生在概念发展的不同阶段所作出的陈述。这些陈述反映了他们对各种不同的科学概念的思维方式。当搜集了足够的这种资料后,比较一下在不同文化背景里成长的孩子所作出的陈述将是十分有趣的。例如:有多少学生理解了沉和浮的概念,物体的一部分浮起(水面以上部分),一部分沉下(水下部分)。这些内容在《教师从研讨里知道了什么》一文中已有论述。
为了搜集连续性的资料,如果教师们在记下课堂实录时也记下授课教师自己预期学生所能达到的主要概念水平,那将是很有益的。然后,学生的陈述就可以根据教师通过材料企图使孩子理解的概念进行评估,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孩子沿着概念箭头前进了多少。这种概念发展与维果茨基论述的概念水平相关联。还应考虑孩子的年龄,以便能够积累一种有价值的研究群体。
在《壶嘴高低的科学》一文中,教师应进一步强化自己心目中的概念。(因为这节课的课堂实录只有一半发表在那期杂志上,如果我的评论无的放矢,敬请原谅,并请予纠正。)从已发表的实录上,我很难看出教师心目中的概念,因而我就不知道孩子们如何开始去理解概念的深度。正如记录中所讲的,本课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和推理表达能力:“形状像一个葫芦”,“像一只桃子”,“壶嘴像一条龙尾”,“像一只象的鼻子”。孩子们能够认识到左边的弯管代表壶嘴,这是对相似结构的一个很好的认识。
笔录者最重要的一点评论是前半节课的最后八分钟孩子们似乎趣味索然。这个事实要求我们分析为什么生动活泼的对话会逐渐消失?
让我们直接分析一下孩子们的年龄和与之相适应的概念水平。低年级学生处于维果茨基的复合思维阶段,因而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把物体分组或归类是六岁儿童很自然的事,孩子们能够把这些事做得很好。但是教师后来问的问题似乎要引向这样的事实:“壶里的水面与壶嘴中的水面保持同样水平,才能倒出茶水来。”这种想法涉及到几个关系:壶里水面、壶嘴中的水面、壶嘴的位置,并且这些都与地球引力的水平线相关,这最后一点本身就是高深的概念(指地球引力——译者注),是六岁儿童的概念获得能力所远远不及的。
正如一节课的教案要准备的那样,记录下这节课授课教师期望学生发现的概念和不同水平的学生各自沿概念箭头所处的位置上所表达的概念,我们就可以预见这节课的潜力。
如果授课教师所写下来的意见是像:“要倒出茶来,壶里的水面必须与壶嘴中的水面一样高“或者”壶保持倾斜,以便壶嘴高度低于壶里的水平高度,壶里的茶才能够倒出来”,那么我们就可以组织材料,促进这种思维,问题是教师的引导性提问使得孩子们在注意猜想老师需要他们说什么,于是专注力不在现象而在教师自身。我把这个过程叫做‘猜测教师的心思’。
我从没有试图用这种办法去发展孩子们的概念,因而我得时时留心和猜测学生的反应。这节课所使用的材料很有潜力,但是我以为,如果向环桌而坐的每一组孩子们展示的茶壶是各种各样的,但全部都是用玻璃做的,并且我们可以在每一个壶和每一个壶嘴里放一个浮着的彩色软木塞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开始观察的时候,引导性的提问可以是:”当你倒茶的时候,看会发生什么现象?”如果这节课的对象是高年级学生,我们还可以这样提问,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如果你是站在山坡上,你的假设还成立吗?”这有助于学生去描述地球引力的水平线。
《小学自然教学》1988年各期中刊登的其它有趣的课程,除了基于外部特征相同而作的类比外(这是一种寻找概念的过程),还有很多基于内在特征而作的推理:“电象磁一样——有两极,电可以流动(用水作类比),因而便有了思维模式——其表述超出了所观察的事实。但它对所观察的相互作用作出了相同的解释:电从电池里流出,通过灯泡,灯泡发亮。你必须把正极、负极、灯泡连结起来,以形成回路。当你吹口琴的时候,金属片振动产生了声音。只有吹才会发出声音——声音是空气的振动。声音是弹簧金属片振动产生的。
我看过的所有记录都说到孩子们的学习是积极的、主动的、欢乐的。显而易见,这就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我曾在报刊上读到,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有些学生逐渐失去了继续升学深造的兴趣,退学的人数在增长。我谨希望那些感到对知识的渴求,已经开始了这种创造性教学过程的教师能鼓舞未来的教师们。这样他们的学生将会像那个男孩一样,在上完《声音》一课后对老师说:“我将永生难忘这一课。”
孩子们会犯错误吗?
孩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衢州的美食一条街.doc
- 衢州莹白瓷质量技术要求.doc
- 衣康酸的主要用途.docx
- 衣料抗菌剂,抑菌防臭整理剂,羽绒抑菌防臭剂,防霉整理剂,抗菌防螨剂,防螨抗菌整理助剂,涤纶阻燃整理剂.docx
- 衣帽间装修效果图大全(三大户型实用图解).docx
- 衣料拒油拒水整理剂,含氟拒油拒水防污整理剂,易去污整理剂,三防整理剂,亲水易去污整理剂,吸水速干整理剂.doc
- 衣服上无论什么弄上脏东西都可以除掉.doc
- 衣服上无论什么弄上脏东西都能洗净.docx
- 衣服上无论什么弄上脏东西都能洗掉.doc
- 衣服变黄清洗方法.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