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 地球的物理结构和物理演变
离子态:物质以等离子体的方式存在的聚集状态。等离子体是由带电粒子和中性粒子组成的宏观电中性物质。
电离层:习惯上把70---1000km高度范围内的部分电离大气叫做电离层。
磁层:1000km以上完全电离的大气。
黄道面: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
赤道面:地理坐标系上赤道所在的平面。
地平面:大地的水平面,与地球半径成直角的平面。
天顶、天底:将观察点的铅垂直线无限延伸后与天球交于两点,向上与天球的交点称为天顶,而正对向下延伸与天球的交点,称为天底。
天球是一个想象的旋转球,理论上具有无限大半径,与地球同心。
天极:地球的自转轴与天球的交点叫天极。
黄极:过天球中心并垂直于黄道面的直线与天球的交点。
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学的原理、方法与技术,研究地球的物理性质、地球自身产生的物理现象,间接地认识地球的一门现代应用物理学。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物理手段是探索地球内部的高科技
比如 对地震波的研究知道了地球的内部构造,知道了莫霍面的存在,软流层的存在,如果不是地球物理的应用分析,凭人类现有的技术仍无法直接钻入地球更深处研究 ,从这点看地球物理的确是探索地球内部的高科技。
你现在较以前对地球的物理认识有哪些方面的提高
地球的整体物理特征:起源,年龄,自转和形状。
基本物理性质:速度分层,电磁性质,密度分布,热学性质。
地球物理的应用:板块构造学说,油气勘探,环境与工程地质勘查。
结合实例谈地球物理场和场源的关系
场源是地球物理场存在的基础,场源的变化是地球物理场发生变化的唯一决定因素。天然场的场源是地球本身,天然场的正异常是由地球本身因素(整体或局部)决定的;人工场的场源是由地球本身与人工工作共同组成的,人工场的正异常由地球本身和人为因素共同决定。
例如由地震波触发形成的弹性力场。
结合实例谈地球物理学的模型和正演模拟,异常和干扰
模型是将真实系统简化的描述,保留真实系统的重要特征,是模拟的基本工具。
正演模拟是通过观测与实验的结果总结出系统的规律特征,利用模型对真实系统的描述或逼近,表现出选定的物理系统或抽象系统的关键特性。
异常是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使所要研究的对象受到干扰而导致接收的数据与正常情况不同。
岩石的物性包括那些方面,地表附近常见岩石物性的大小
岩石物理性质指岩石的力学、热学、电学、声学、放射学等特性参数和物理量。
剩余磁化强度:10-5~10A·m-1
磁化率:反磁性矿物磁化率为恒量,负值,且较小顺磁性矿物磁化率为恒量,正值,也比较小铁磁性矿物磁化率不是恒量,为正值,且相当大变质岩的孔隙度很小,一般为0.1~3%,很少有达5%的。沉积岩的孔隙度变化较大,一般为2~35%,也有高达50%以上的。出岩的孔隙度比侵入岩大酸性岩石的造岩矿物如正长石、石英等,vP一般为5.70~6.25公里/秒;其暗色矿物如黑云母中的波速较低。基性岩石的造岩矿物如角闪石、辉石,vP大于7.0公里/秒。超基性岩中的造岩矿物例如橄榄石,vP达8.0公里/秒以上。 ~106欧姆·米(《地球物理学基础》P168)
热导率:变质岩的热导率一般在2.0瓦/米·度以上,石英岩高达7.6瓦/米·度。岩浆岩和变质岩的热导率相对于沉积岩来说变化范围不大,数值较高。。岩石的放射性元素含量以岩浆岩和变质岩为最高,沉积岩次之。岩浆岩中,按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的顺序,放射性元素含量逐渐增加。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而破裂的地方,理论上可将该区域抽象为点。
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
震中距离:在地面上,从震中到观测点的距离。
近震:震中距小于1000km的地震。
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km的地震。
贝尼奥夫带:沿太平洋边缘存在的地震带。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同轴的波。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垂直,且只在弹性固体中传播的波。
面波:通常把这类能量集中在界面附近,并沿界面传播的地震波称为地震面波。
地震波:发生于震源并在地球介质中传播的弹性波。
地震射线:地震波波阵面的法线方向的连线。
莫霍面:地壳同地幔间的分界面。
Snell定律:=,i1为入射角,i2为折射角,v为对应地层的波度
波阻抗:密度和波速的乘积成为波阻抗。
反射波:地震波在传播中遇到弹性不同的地质体分界面时,有一部分能量遵循光学的反射原理,从界面上回到原来的岩层中。这种入射线、反射线和法线在一平面内,入射线和反射线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地震波称为反射波。
折射波:地震波在传播中遇到下层的波速大于上层波速的弹性分界面,且入射角达到临界角时,投射波将沿分界面滑行,又引起界面上部地质层质点振动并传回地面,这种波称为折射波。它与光学中的折射波不同,其射线是以临界角从界面发出的,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同步发电机自动准同期并列综述要点分析.doc
- 同步练习——简单机械(老师版)要点分析.doc
- 同分异构专题要点分析.doc
- 同济《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分析.doc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_第六篇_多元微积分学要点分析.doc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_第十一章_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要点分析.doc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_第十章_重积分要点分析.doc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_第五章_定积分及其应用要点分析.doc
- 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摩擦实验要点分析.doc
- 同原桐麓北区标段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要点分析.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