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 隋的一与大运河同步测控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同步测控
知识导航
●要点导学
1.隋朝统一的条件和影响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陈,结束分裂局面,南北重归统一。
隋朝统一的条件:客观上,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主观上,由于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为隋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近40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第二次实现了大统一,为隋唐时期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隋朝统一后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同时隋朝还加强了同东突厥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发展了与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日本、东南亚各国及波斯的友好往来,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2.贯通南北的动脉
(1)大运河的开凿目的
开凿大运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单纯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而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已是势在必行。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想坐龙舟游江南也是开凿运河的动机之一。
(2)大运河开凿的情况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千米。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开通大运河并不是在陆地上挖出一条新的水道,而是沟通已有的天然河流和以往开凿的运河。隋朝的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它经过今天的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的广大地区,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3)大运河开凿的影响
大运河克服了中国主要通航河道都是东西流向,而无南北流的缺点,把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央对全国的控制。隋以后直到清代嘉庆年间,这条大运河都是南北运输的动脉。
●问题探究
问题:隋朝虽经隋文帝励精图治,实现统一并走向繁荣,但很快走向了灭亡。我们应如何认识隋朝的历史地位?
探究思路:正确认识一个朝代在历史上的地位,应结合其建立或统一的历史意义、推行的措施对后世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隋朝的统治非常短暂,历经一治一乱(指开皇之治和隋炀帝暴政),二世而亡,但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
朝代。
(1)隋朝在前一时期民族融合和南北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重新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隋朝在借鉴前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改革和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对唐朝及以后的历代王朝产生了重要影响。
(3)隋朝继续沿用北魏以来的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开凿的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央对全国的控制。隋朝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开启了中国中世纪的盛世局面。
(4)隋朝加强了同东突厥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发展了与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日本、东南亚各国及波斯的友好往来,对唐朝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5)由于隋炀帝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隋朝在农民起义的大风暴中覆亡,其教训为唐初统治者所接受,促进了唐朝前期的繁荣。
●精题精讲
例1 (2005年潍坊中考)隋朝大运河连接淮水和长江的那一段称为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思路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大运河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识记、辨别能力以及简单的历史地理知识。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沟通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答案:C
绿色通道:左图右书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即左边放地图,右边是历史教材,注意历史事件发生的时空概念。记忆大运河各段的位置简便的方式是利用好3﹢4﹢5﹦1的公式。3即三个点(涿郡、洛阳、余杭),4即四段,5即五大水系,1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建议亲自动手画一画,并和现在的大运河流向图作一番对照,仔细观察两者的差异,达到真正掌握的目的。
例2 (2004年上海中考)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A.巩固隋朝的统一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北部的边防
思路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辨别、理解能力。A、D两项与事实不符,因为隋朝的统治并不长久,大运河没有起到巩固隋朝的统一和加强北部边防的作用,可排除;方便隋炀帝南巡是主观目的不是主要作用,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章_空间几体练习题.doc
- 第1章《原子结与元素周期律》参考试题(鲁科版).doc
- 第1章信息管理信息化社会.doc
- 第1章人力资源理导论.doc
- 第1章晶体二极教案.doc
- 第1章最优化问总论.doc
- 第1章电路的基概念与基本定律.doc
- 第1章直流电动的基本工作原理、.doc
- 第1章第1节 子结构学案 鲁科版必修2.doc
- 第1章机械系统理论建模.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