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鲁教版九年级化上册课后作业练习题正式稿(2012年秋适用教材).doc

鲁教版九年级化上册课后作业练习题正式稿(2012年秋适用教材).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鲁教版九年级化上册课后作业练习题正式稿(2012年秋适用教材)

一.1作业: 班级: 姓名: 1、下列材料不属于人造材料的是( ) A.铁锅; B.塑料杯; C.竹筐; D.玻璃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木料制成家具; B.湿衣服晾干; C.蜡烛熔化; D.葡萄酿成酒 3、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 A.有颜色变化; B.生成其它物质; C.有发光发热现象; 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 4、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苹果腐烂; B.榨取果汁; C.面包发霉; D.菜刀生锈 5、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 ) A.先熔化; B.再发出黄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 ) A.纸张燃烧 B.粮食酿酒 C.火药爆炸 D.湿衣服晾干 、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其主要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 A.台风 B.雪灾 C山体滑坡. D.森林火灾 、以下是我省部分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 C.百炼成钢 D.木已成舟 、 某班组织了以环境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吗?为主题的辨论赛,正方观点是环境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反方观点是环境污染不全是化学惹的祸。下列各项不能成为反方观点论据的是( ) A.病菌导致流感 B.汽车鸣笛产生噪音 C.燃放鞭炮形成烟雾 D.电磁辐射引发白血病 一.2作业: 班级: 姓名: 1、你认为下列提问题的思路可行的是( ) A.人云亦云 B.随心所欲 C.善于观察 D.答非所问 2、郝英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 3、亭亭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提出问题;②进行实验;③作出假设;④设计实验;⑤分析、归纳得出结论;⑥评价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①⑥ C、①③④②⑤⑥ D、②①⑤④③⑥ 5、与化学实验成功无必然联系的因素是( ) A.严谨的科学态度 B.科学的实验方案 C.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D.偶然的巧合 6、对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红热,熔化生成氧化镁 B.发出明亮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C.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D.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一、.3作业 班级: 姓名: 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将块状固体放入直立的试管内 B、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 C、用药匙取固体药品后,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D、用胶头滴管吸取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2.下述滴管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取液后的滴管,倒放在试管架上,以免液体流出 B、把滴管放在洁净的实验台上 C.滴瓶上的滴管用过以后未经蒸馏水冲洗便继续使用 D、吸取了石灰水的滴管没经蒸馏水冲洗再吸取纯碱溶液 3.使用酒精灯时,错误的操作是( ) 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酒精灯外焰给物质加热 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4.某同学加热2~3mL食盐水,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①点燃酒精灯 ②加热 ③用试管夹夹好试管 ④往试管中加入2~3mL食盐水 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 A.①④③②⑤; B、①③④②⑤; C.④⑤③①②; D、④③⑤①② 5.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u19681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