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5年高三治第一轮复习必修3文化生活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学案教师版.docVIP

2015年高三治第一轮复习必修3文化生活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学案教师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高三治第一轮复习必修3文化生活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学案教师版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中华文化是什么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从发展的历程,时间看) 发展历程:古代—近代—现代 殷商时期: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春秋战国: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隋唐: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宋元明:宋明理学对后期封建社会影响较大;明清: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 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易错点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就已达到鼎盛时期。 误区指正: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到了隋唐,中华文明才进入全盛时期。 1:从殷周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各个历史阶段都对中华文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各历史时期中,形成古代中华文化的雏形的时期是(  ) A.秦朝 B.明清时期 C.隋唐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1)汉字。 ①作用: 第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第二、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②意义和地位: 第一: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第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识)。 (2)史书典籍。 ①地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2、(2013·九江模拟)“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王蒙曾经沉痛地说:“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④汉字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横向,内涵丰富的角度)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⑴独树一帜的文学艺术: ①地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②特点: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⑵独领风骚的科学技术: ①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特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③意义: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易错点2:科学技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误区指正: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3:11世纪中叶,中国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人类的文化信息传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一传播文化信息的新技术在15世纪传入欧洲,使欧洲进入了一个文明发展的新时期。这主要体现了(  ) ①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②科学技术直接决定社会的发展  ③东方的文明决定着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 ④科技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①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②典型表现: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水乡文化和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易错点3:混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两个基本特征 4: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繁荣发展、绵延不断,甚至连佛教礼仪、服装等细枝末节的元素都保留得非常完整。这说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中华文化异彩纷呈 5、 (2013·安徽卷)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2·安徽卷)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2008·江苏)“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

文档评论(0)

aasg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