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乙肝病毒母婴传播 阻断新进展 乙型肝炎在我国的流行情况 我国属乙肝病毒感染高流行区,我国的HBV感染: 1992年:9.75% 2002年:9.09% 2006年:7.18% 全球大约1/3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在我国,每年因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而死亡的人约有27-35万。我们每天遇到的病人中有1/10是HBV感染者。 乙型肝炎在全球的流行情况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概念 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 尤其是表面抗原、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 在妊娠和分娩的过程中,将乙肝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引起婴儿HBV感染的过程。 母婴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的风险 在没有接受乙肝疫苗预防的情况下 乙肝妈妈所生的孩子约60%在两年内可感染上乙肝病毒 母亲HBSAg(+)和HBeAg(+):新生儿感染风险约70-90% 母亲HBSAg(+)和HBeAg(-):新生儿感染风险约10-40% 年龄与HBV感染慢性感染化 为什么感染的年龄越小,越容易慢性化? 婴幼儿期免疫功能没有发育完善,不能很好地识别和清除乙肝病毒,常常与病毒“和平相处”,使乙肝病毒在体内长期“潜伏”下来 年长儿童和成年人的免疫功能已经发育完善,可以识别和清除乙肝病毒 因此,母婴传播或幼年时HBV感染,容易发展为慢性HBV感染,而年长儿童及成人感染后往往可把HBV清除,并产生抗体 乙肝母婴阻断方法 1、乙肝疫苗主动免疫 2、乙肝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 3、主动+被动免疫母婴阻断 4、应用抗病毒药阻断 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疫苗是阻断HBV母婴传播最主要的措施 单用基因重组乙肝疫苗阻断母婴阻断率为87.8% 未接受免疫法母婴阻断率仅为17% 乙型肝炎疫苗 乙肝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 HBSAg (+)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可明显减少新生儿HBSAg携带率 单独使用HBIG被动免疫的保护率可达70% 其免疫效果与HBIG的效价与剂量、注射次数和首次注射时间有关 HBV DNA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时免疫失败率>20%;HBV DNA阴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时免疫失败率>10% 单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仍有30 %左右的婴儿阻断失败 这些免疫失败的婴儿大部分是产前宫内感染引起的,而宫内感染与母亲血清HBV DNA水平密切相关 乙肝宝宝免疫的失败率 主动+被动免疫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 我国的乙肝防治指南推荐主动+被动免疫母婴阻断措施: 出生后12h注射HBIG≥1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ug重组酵母或20u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肝疫苗,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各10ug重组酵母或20u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 也可在出生12h内先注射1针HBIG,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10ug重组酵母或20u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肝疫苗, 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和第2针乙肝疫苗,6个月再接种第3针乙肝疫苗 主动+被动免疫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 常规使用方法 DNA(-)出生后6h注射HBIG,第2天开始按常规接种乙肝疫苗。 DNA(+)出生后6h注射HBIG,第2天开始按常规(0、1、6月)接种乙肝疫苗。出生15天接种第二针HBIG。 早产儿免疫预防 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通常需要接种4针乙型肝炎疫苗。HBSAg阴性孕妇的早产儿,如果生命体征平稳,出生体重≥2000g时,即可按0﹑ 1﹑ 6 个月3针方案接种,最好在1~2岁再加强1针,如果早产儿生命体征不稳定,应首先处理相关疾病,待稳定后再按上述方案接种。如果早产儿<2000g,待体重到达2000g后接种第1针(如出院前未达到2000g,在 出院前接种第1针);1~2个月后再重新按0﹑ 1﹑ 6个月3针方案进行。 早产儿免疫预防 HBsAg阳性孕妇的早产儿出生后无论身体状况如何,在12小时内必须机内注射HBIG,间隔3—4周后需注射 一次。如生命体征稳定,无需考虑体重,尽快接种第1针疫苗;如果生命体征不稳定,待稳定后,尽早接种第1针;1~2个月后或者体重达到2000g后,再重新按0﹑1﹑6个月3针方案进行接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乙肝患者生活中吃什么好_上海乙肝专科医院资料.ppt
- 乙肝母婴传播随州妇幼吴俊超.资料.ppt
- 乙炔干燥项目建议书资料.doc
- 乙酸(定)资料.ppt
- 乙酸(讲课)资料.ppt
- 乙型肝炎病毒在肝外组织中复制并影响血糖调节资料.doc
- 已施工结构桩后压浆施工方案资料.doc
- 以件为单位资料.ppt
- 以科学概念的构建贯穿科学堂的教学资料.doc
- 以生活方式解决生活方式病资料.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