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论
答:定义:分析化学是发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相关物质在相对时空内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
任务:定性、定量、结构。
作用:略
答:略
答:取样→分解→测定→计算及评价
注:取样的原则:应取具有高度代表性的样品;
分解的原则:①防止式样损失;②防止引入干扰。
4、答:Na2B4O7·10H2O的摩尔质量比Na2CO3的大,故选择硼砂作为标定盐酸的基准物质可以使称量误差减小,但是硼砂含10个结晶水不稳定,而碳酸钠摩尔质量小,性质稳定。
6、答: a.偏低
b.偏低
c.偏低
d.无影响
e.偏大
f.偏小
g.偏大
h.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7、答:偏低
因为失水后的H2C2O4中含有比同样质量H2C2O4·2H2O更多的能与NaOH作用的H+,这样测定时消耗VNaOH增大,所以CNaOH偏小。
8、答:偏高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略)
1、答:不对。应将原始试样全部送交分析部门,再由分析人员对原始试样采用四分法进行缩分,依据经验公式取样,再分解、测定等。答:用NaOH溶解试样,Fe,Ni,Mg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与Zn基体分离。测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时采用碱熔法,用KOH熔融,是硅酸盐中的硅转化为可溶性的K2SiO3,再用容量法测定:测定硅酸盐中Fe,Al,Ca,Mg,Ti的含量时,用HF酸溶解试样,使Si以SiF4的形式溢出,再测试液中Fe,Al,Ca,Mg,Ti的含量。答:不对。应将镍币全部溶解,因为镍币中铜银分布不一定均匀,这样做取样无代表性。g只有三位有效数字,根据误差传递规律或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其结果只能有三位有效数字,应为97.3%。
6.答:①:μ分布曲线——描述无限次测量数据
t分布曲线——藐视有限次测量数据
②:μ分布曲线——横坐标为μ
t分布曲线——横坐标为t
μ=x-μ/σ μ:总体平均值
t=x-μ/s σ:总体标准偏差
③:两者所包含面积均是一定范围呢测量值出现的概率P
μ分布曲线—P岁变化:μ一定,P一定
t分布曲线—P随t和f变化:t一定,概率P随f而变;
7、略
8、答:××100%= 6.21%
因为本方法只能测准至0.01%,所以分析结果应以三位有效数字报出。
第四章 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略)
第五章 酸碱滴定
1、答:离子强度对活度系数的影响是与离子的电荷和离子的体积有关,电荷越高,影响越大,体积越大,影响越大,而受电荷的影响程度大于体积的影响程度,而上述三种离子的体积大小为H+SO42-HSO4-,但SO42-是2价离子,所以三种离子的浓度系数的大小顺序为。
2、答:
当加入大量强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增大时,离子的活度系数均减小离子的价奋越高,减小的程度越大,所以这时Kca1和Kca2均增大。由于r ,所以Kca1增加幅度大,Kca2增加幅度小,所以Kca1和Kca2之间的差别是增大了,由于浓度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离子强度无关,所以K0a1和K0a2不受影响。
3、答:a 、不是
b、不是
c、不是
d、是
e、不是
f、是
4、答:a、偏低。因其将使NaOH溶液的体积消耗增大。
()
b、第一化学计量点时无影响
(CO2+2NaOH=CO32-+2Na++H2O
CO32-+2H3PO4=CO2+H2O+2H2PO4-
NaOH+H3PO4=NaH2PO4+H2O)
第二化学计量点时,结果偏高
(CO2+2NaOH=CO32-+2Na++H2O
2CO32-+ H3PO4=2HCO3-+HPO42-
H2PO4-+OH-=HPO42-+H2O)
相当于使NaOH浓度变稀,消耗体积增大。
()
c、偏高。
5、答:上述操作不正确。因为NaOH返滴定过量的HCl时,NaAc的中和产物HAc也能与NaOH作用。(CKAc-=C10-9.2610-8)
6、答:pH=10.50时 有CO3 2-、HCO3 -, 主要组分为CO3 2-
pH=6.00时 有HCO3 – 和H2CO3 , 主要组分HCO3 -
pH4.0时 主要组分H2CO3
7、答:
理论变色点时
()
=
=
理论变色点的pH值变小。
8、答: (1) 2个突跃
(2)1个突跃
(3)1个突跃
(4)2个突跃
(5)1个突跃
(6)1个突跃
9.答:a. HCl+H3BO3
答:因为的H3BO3的KaC10-8,所以可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NaOH标液滴定HCl。终点后向溶液中加入甘露醇。由于甘露醇可与H3BO3作用生成Ka值为106左右的较强酸,所以可用酚酞为指示剂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五下第2单元要点分析.doc
- 五下第2单元——峄城要点分析.doc
- 五下第二单元教案要点分析.doc
- 五下科技教案要点分析.doc
- 五下写字教案要点分析.doc
- 五相关与回归要点分析.doc
- 五星基本要求要点分析.doc
- 五星级商务酒店流线设计评价方法和标准(草案)要点分析.doc
- 五中教学办公家具要点分析.doc
- 武昌区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物理(版)要点分析.doc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