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财经院校资源税革存在的问题讨论分析讲解
谁来为资源税埋单?
在燃油税开征半年多后,搁置许久的资源税改革再次被提上日程。最近坊间相关消息四起,核心内容是资源税可能从原来的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比率有8%、10%等说法。总而言之,就是资源税税率要比现行水平提高很多。 很多媒体邀请专家学者,对资源税改革进行分析,各方观点莫衷一是,有人认为现在改革时机得当,有人认为应暂缓改革;有人认为此举可促使节约资源,也有人认为资源税的改革方向与节约资源毫无关系。在是是非非的争论中,还没人提起,既然是税,就得有人缴纳,可谁来为资源税埋单? 资源使用者? 几乎所有主张进行资源税改革、提高资源税税率的人,都有一条最充分的理由: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浪费严重。改革和完善资源税征收方式,是为了节约资源。 谁是节约资源的主体?生产方是一方面,主要的还是资源的使用者。就像我们号召节约用水,针对的是所有用水的单位和个人一样,节约矿产资源,需要号召的还是矿产资源的使用者。对煤炭行业来说,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是用煤大户。 让这些用煤大户想方设法节约用煤,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提高用煤的成本。半年前开征的燃油税,很明确就是让消费者直接埋单,把税收加在零售价格上。资源税没有采取这种方式,而是先由资源型企业缴纳资源税,提高了资源的成本。政策制定者的意图或许是通过价格传导,将这提高的成本传导到终端用户吧。 关键在于,传导得出去吗?在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资源的价格跟成本并不完全呈正相关。比如今年国内煤炭企业因增值税提高4个百分点,成本上涨,但在煤电谈判中,电力行业并没有因此同意煤炭涨价,反而因目前供求宽松,要求煤炭降价。从年初到现在半年多过去,这个僵局依然没有化解。国内用煤单位大量进口国际煤炭。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煤炭进口4827万吨,已超过去年全年进口量。 由此可见,资源税改革方案一旦出台,如果提高资源税税率,资源税新增部分由资源的使用者来埋单,很难!既然资源使用者不埋单,那么以资源税改革来促使使用者节约资源的目的也无法达到。 自行消化? 如果增加的成本不能顺利传导到下游产业,那么资源型企业就只好自行消化了。问题是,消化得了吗? 以煤炭行业为例,山西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公布的信息显示,今年1月至4月,山西省煤炭产销保持平稳,价格稳中有升,煤炭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山西省属五大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山西焦煤集团、大同煤矿集团、潞安集团、阳泉煤业集团、晋城煤业集团)累计完成销售收入639亿元,煤炭综合平均售价为每吨490元,实现利润47亿元。 按此数据计算,山西这五大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今年1月至4月,完成销量1.6亿吨。山西现行资源税平均每吨为3.5元,资源税共计11.2亿元。如果按传言中的资源税改革后按销售收入的10%收取,那这4个月的资源税立刻就上涨到63.9亿元,比改革前多出50多亿元。需要注意的是,这五大国有重点煤炭企业4个月的利润总额才47亿元。 山西是煤炭大省,资源赋存条件好,这五大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也是实力较强的大集团,如果资源税真的按传言改革,那么他们都要出现亏损。这五大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尚且如此,那些资源赋存条件差、地处边远地区的煤炭企业又将如何? 今年,国家刚刚将煤炭企业的增值税从13%提到17%,再加上各种税费,很多煤炭企业的税费负担很重,挣扎在亏损边缘的也不少。提高资源税税率,完全要资源型企业自行消化,恐怕会消化不良。 国家补贴? 在基础能源行业无力面对高成本时,国家有可能会对其进行补贴。这种补贴国外有,我国也有。 2008年4月1日至6月30日,国家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部分进口成品油实行进口环节增值税先征后返,据测算,国家财政总计补贴其44亿元。在此之前,中石化连年获得财政补贴,2005年100亿元,2006年50亿元,2007年49亿元,2008年第一季度74亿元。不过那时的情况是,国际原油价格暴涨,石油石化企业进口高价原油,为了保障成品油市场的平稳运行,中石化及其附属公司采取多项措施增加成品油产量,同时高价收购地方炼油厂成品油,此举导致其形成较大亏损。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煤炭、石油等资源的供应并不紧张,国家也没有强行限制其价格上涨。再者,为战胜金融危机,国家增加了投资。当下财政吃紧,国家相继出台燃油税、提高烟产品消费税、从严征收白酒消费税等,都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资源型企业出现亏损,能得到国家财政补贴的希望也是很渺茫的。 那么,还有谁能为资源税埋单呢?如果各方都无力埋单,资源税改革方案是不是应该再推敲、完善呢? ????据统计,目前对煤炭资源征收的税费包括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使用费、探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