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结构荷载规风振系数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风荷载·顺风向风振和风振系数 . ||
编制日期:2002-3-1????点击:344 人次? 如果公式不能正确显示,您需要安装IE6和MathPlayer 7.4.1??对于基本自振周期T1?大于0.25s?的工程结构,如房屋、屋盖及各种高耸结构,以及对于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高柔房屋,均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发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风振计算应按随机振动理论进行,结构的自振周期应按结构动力学计算。????注:近似的基本自振周期T1?可按附录E?计算。7.4.2??对于一般悬臂型结构,例如构架、塔架、烟囱等高耸结构,以及高度大于30m,高宽比大于1.5?且可忽略扭转影响的高层建筑,均可仅考虑第一振型的影响,结构的风荷载可按公式(7.1.1-1)通过风振系数来计算,结构在z?高度处的风振系数βz?可按下式计算:
`β_z=1+(ξv?varphi_z)/μ_z`
(7.4.2)
式中?`ξ`—脉动增大系数;?????`v`—脉动影响系数;?????`v?varphi_z`—振型系数;?????`μ_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7.4.3??脉动增大系数,可按表7.4.3?确定。
????注:计算`ω_0T_1^2`时,对地面粗糙度B?类地区可直接代入基本风压,而对A?类、C?类和D?类地区应按当地的基本风压分别乘以1.38、0.62?和0.32?后代入。7.4.4??脉动影响系数,可按下列情况分别确定。????1??结构迎风面宽度远小于其高度的情况(如高耸结构等):????1)?若外形、质量沿高度比较均匀,脉动系数可按表7.4.4-1?确定。
????2)??当结构迎风面和侧风面的宽度沿高度按直线或接近直线变化,而质量沿高度按连续规律变化时,表7.4.4-1?中的脉动影响系数应再乘以修正系数`θ_B`和`θ_voθ_B`应为构筑物迎风面在z?高度处的宽度Bz?与底部宽度`B_o`?的比值;`θ_ν`可按表7.4.4-2?确定。
????注:`B_H、B_o`?分别为构筑物迎风面在顶部和底部的宽度。????2??结构迎风面宽度较大时,应考虑宽度方向风压空间相关性的情况(如高层建筑等):若外形、质量沿高度比较均匀,脉动影响系数可根据总高度H?及其与迎风面宽度B?的比值,按表7.4.4-3?确定。
7.4.5??振型系数应根据结构动力计算确定。对外形、质量、刚度沿高度按连续规律变化的悬臂型高耸结构及沿高度比较均匀的高层建筑,振型系数也可根据相对高度z/H?按附录F?确定。 7.5.1??计算围护结构风荷载时的阵风系数应按表7.5.1?确定。
资料来源:《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
7.6.1??对圆形截面的结构,应根据雷诺数Re?的不同情况按下述规定进行横风向风振(旋涡脱落)的校核:????1??当Re3×105?时(亚临界的微风共振),应按下式控制结构顶部风速υH?不超过临界风速υcr,υcr?和υH?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v_(cr)=D/(T_1S_t)` (7.6.1-1)
`v_H=sqrt((2000γWμHω_0)/ρ)` (7.6.1-2) 式中?`T_1`—结构基本自振周期;?????`S_t`—斯脱罗哈数,对圆截面结构取0.2;?????`γ_W`—风荷载分项系数,取1.4;?????`μ_H`—结构顶部风压高度变化系数;?????`ω_0`—基本风压(`kN//m^2`);?????`ρ`—空气密度(`kg//m^3`)。????当结构顶部风速超过`υ_(cr)`时,可在构造上采取防振措施,或控制结构的临界风速`υ_(cr)`?不小于15m/s。????2??Re≥3.5×106?且结构顶部风速大于`υ_(cr)`时(跨临界的强风共振),应按第7.6.2条考虑横风向风荷载引起的荷载效应。????3??雷诺数Re?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R_e=69000vD` (7.6.1-3) 式中?υ—计算高度处的风速(m/s);?????D—结构截面的直径(m)。????4??当结构沿高度截面缩小时(倾斜度不大于0.02),可近似取2/3?结构高度处的风速和直径。7.6.2??跨临界强风共振引起在z?高处振型j?的等效风荷载可由下列公式确定:
`ω_(czj)=│λ_j│v_(cr)^2?varphi_(zj)//12800ζ_j(kN//m^2)` (7.6.2-1) 式中?`λ_j`—计算系数,按表7.6.2?确定;?????`varphi_(zj)`?—在z?高处结构的j?振型系数,由计算确定或参考附录F;?????`ζ_j`—第j?振型的阻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专业技术员专业技术资格考核认定申报表(样表).doc
- 广东省中山市杨逸中学2011届高三上6.doc
- 广东省佛山市215年中考政史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广东省城镇污水理厂绩效考核评比.doc
- 广东省广州市海区2014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doc
- 广东省工业设备装公司五年(2011-2015)发展规划.doc
- 广东省基层农技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 广东省某高校近年社会科学发展情况研究与评价.doc
- 广东省揭阳市210年高考一模(文综).doc
- 广东省水路普通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达标细化指标.doc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