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它们与极少数陨石、小行星撞击地球等形成的地震,都是
水库地震
地震即地表震动,破坏性居“群灾之首”。中国大陆频发自然地震,危及高坝大库,扩大次生灾害。三峡西南部的黔江县,1856年6月10日7~11时,发生6.25级8度以上强烈地震,伤亡千余人,形成小海南。三峡地区近40年,发生约20次较强地震,成为地质隐患。重庆辖区近10年,发生4次5级上下破坏性地震,伤亡20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3.5亿元。说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并不安宁。若强震前无预报,无防震措施,震区人民将受重大损失。
水库地震是蓄水导致地壳释放积累应力,地块非同步运动,引发、抑制的人为地震。1931~1995年,全球在管理水利工程中,统计到120(中国20)多例始料不及的较强水库地震。1962年3月19日,中国新丰江水库发生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2003、2004年,重庆境内的武隆江口电站、巫溪孔梁水库诱发两例地震。表明人们尚未充分认识,有效防治水库地震。另外,观测到水库能减弱多震、强震地区的地震,鼓励人们研究利用水库预防、抑制重大自然地震,化害为利。
确保大型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在地震时的安全,是水利建设的重要责任。三峡工程建在特殊地震环境,预测坝区可能引发最大4级、6级以下地震,建议大坝的抗震设防标准,采用地震烈度为7度等6项较高指标;庙河至香溪、秭归至巴东库段,可能引发5.5~6.0级地震,库区即按此设防。但是,已建坝库、学校、医院、住宅等工程,公共、民用建筑,由于缺乏知识、资金,难以达到要求,潜伏危险。巫溪孔梁水库地震,秭归青石溪大滑坡,是否与三峡水库蓄水有关,尚费评说。近年来,90%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发生在云南、新疆等偏远农村,80%以上的受害者是农民,伤亡在非抗震房屋内。因此,防震救灾的重点在农村。
鉴于三峡工程的极端重要性,水库蓄水后是否会诱发强烈地震,一直是人们担心、分歧较大的问题。1959年开始监测地震,1996列为全国地震重点监测区域,2001年投资40亿元治理库区地质隐患,表明继续研究、防治水库地震的必要性。可是,至2005年5月16日,重庆市只有75个项目,约占10%作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其余90%未作项目,可能存在隐患或浪费。
一、基础知识
人们认识水库地震,经历出现问题,产生争论,引起重视,起步研究,普遍关注,探讨防治等过程,时间甚短,仅70余年。经验教训,文献资料,尚很缺乏;未知领域,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目前,着重研究特征判别,形成条件,发震机理,活动规律,防治措施等课题。处于考察现场,分析原因,积累资料,类比条件阶段,形成“百家争鸣、众说纷云”局面。宇宙源于大爆炸。水圈地震显著影响地球演变。世界多次大地震都发生在海陆结合处,由小震引发、板块滑落所致。高坝大库具有类似的水陆结构,断层滑落等发震、扩震条件,并多次引发强烈地震。因此,强化研究,成果很多,水库地震明显减少,还准备用水库、地下水系抑制自然地震。我们应结合三峡工程,切实探讨,防治灾害,创建水库地震知识体系,发展地震科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意义
研究三峡水库地震,具有普遍、特殊的实践、认识意义。通过广泛宣传,提高自觉性,增进团结,统一观点,形成共识,建设长治久安的高坝大库。
重视地震 准确预报、防治地震,仍是世界级难题。人们认识不足,防范乏力,使地震具有随机性、突发性、成灾面广,危害严重等特点。常引起冒水、喷砂、地陷、海啸、大规模滑坡、堵塞河道;由于堆积岩土不稳定,稍后溃决,冲淹下游。
1786年四川康定发生7.5级地震,壅塞大渡河,10天后溃决,洪水直泻宜宾,10多万人漂没。1933(1943)年8月25日,四川迭溪7.5级地震,大规模崩滑摧毁古城,死亡500多人;堆起三座100余米高的土石坝,堵塞岷江,形成4~5亿立方米的巨大水库。45天后,10月19日,余震使土坝溃决,摧毁迭溪至灌县沿江200千米的大半村镇,死亡2500人。残留10多个堰塞湖,当地人叫海子。西南、西北地区,至今仍有数以百计的堰塞湖,地震遗迹。1950年西藏察隅8.5级地震,堵塞雅鲁藏布江,随后溃决,造成严重水灾。高坝大库引发地震,破坏水坝,猛泻库水,冲淹下游,两灾串发,造成严重损失。若再形成湖泊,诱发地震,形成恶性循环,后果更坏。因此,必须重视防治水库地震。
2、防震减灾 中国大陆受到巨大的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较小的菲律宾板块的联合挤压,夹在地球上两条最活跃的亚欧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之间。有些地方是两条地震带的组成部分,成为多震区,当前处于地震高潮期,世界两次最大水库地震,均发生在亚洲。据14世纪以来,700多年的史料记载,全国发生135次7级以上大地震,58次出现不同程度的次生灾害。除个别省份外,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60%的国土面积,地震烈度在6度以上,其中18%为8、9度强震区。因此,多次发生特大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实验室检查评比计分表.doc
- 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工作规则.doc
- 实验小学二六学年度第一学期单项积极分子登记表.doc
- 食品安全体系规范(haccp).doc
- 使用密封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gbz114-2002-.ppt
- 市工商联即办制一览表.doc
- 市级文联各文艺家协会个人会员有关数据汇总表(一).doc
- 试卷代号1195座位号[口.doc
- 试验检测人员复习材料材料试验部分.doc
- 试验一铁碳平衡组织观察(样本)-.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