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钻孔桩施工工艺试验方案
钻孔桩施工工艺性试验方案
1.试验位置
韩庄运河特大桥共有375个桥墩,共有桩基2858根,桥址区地质分为两类:0#~175#墩段主要地质为粉质黏土、黏土、泥岩、砂岩,175#~347#墩主要为石灰岩地质。选择71-8#孔位作为冲击钻孔,13-8#孔位作为旋挖钻孔。
2.试验目的
1)对设计地质进行验证,取得详细地质参数;
2)研究旋挖钻机、冲击钻机在钻孔施工的适应能力及在各个地层中施工工效;
3)对已有的护壁技术进行验证,并得到护壁技术参数;
4)确定适于旋挖钻机、冲击钻孔的清孔方法;
5)研究钢筋笼保护层措施的可靠性和下设的最优方法;
6)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机械、人员配置方案;
7)验证钻孔桩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工艺
5.试验施工
5.1施工准备
在三通一平的基础上,钻孔的准备工作主要有桩位测量及放样、制作和埋设护筒;泥浆备料调制、泥浆循环系统设置及准备钻孔机具等。
5.1.1桩位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所提供的控制点,采用全站仪现场布置控制网并复核。依据桩基中心轴线坐标值,用坐标法放样桩基中心线、桩基中心点等,并打入标桩,中心线的放样误差控制在2cm范围内,并设置十字形控制桩,便于校核,桩上标明桩号。
5.1.2场地平整与就位
钻机就位时与平面最大倾角不超过4°,现场地面承载能力大于250kN/m2。钻机平台处必需碾压密实。进行桩位放样,将钻机行驶到要施工的孔位,调整桅杆角度,操作卷扬机,将钻头中心与钻孔中心对准,并放入孔内,调整钻机垂直度参数,使钻杆垂直,同时稍微提升钻具,确保钻头自由浮动孔内。
5.1.3护筒埋设
护筒用8mm的钢板制作,其内径为1.20m,高度2m。为增加刚度防止变形,在护筒上、下端口和中部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并在上部焊上槽钢“耳朵”。其底部埋置在地表下1.5m中,护筒顶高出地面0.3m。
护筒埋设采用挖埋法,即用专用钻斗挖除所要埋护筒的土层后,将护筒放入其中。埋设准确、水平、垂直、稳固,护筒的四周回填粘土并夯实。钻机导杆中心线、回旋盘中心线、护筒中心线保持在同一直线。
冲击一段时间后,将冲锤提起,掏渣筒掏渣。在开孔阶段,为使钻渣挤入孔壁,待钻进4~5m后再掏渣。进入基岩后适当减少冲程。正常钻进时根据地质资料掌握土层变化,及时捞取钻渣取样,判断土层,记入钻孔记录表,并与地质资料进行核对,根据核对判定的土层调整冲程。钻进时连续进行,不随意中途停钻。钻进进程中和掏渣后严格控制和保持孔内水头稳定,并注意观察,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如实填写钻孔原始记录。孔内水头始终保持在地下水位线以上2m,以加强护壁,防止塌孔。升降钻头时平稳,不碰撞护筒或孔壁。在钻进过程中,勤检孔、勤抽碴、勤检查钻具。如发现孔偏、孔斜,用片石回填至偏、斜上方0.3~0.5m处重新冲砸造孔;遇到孤石时,用高低冲程交替冲击,将大孤石击碎或击入孔壁。
在钻进过程中,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2m左右,同时控制泥浆比重,在砂粘土地层钻进时,泥浆比重控制在1.05~1.15之间,既能获得较高的钻进速度,又能作到不塌孔;在易塌地层中钻进时,泥浆比重提高到1.2左右,适当降低成孔钻速,必要时添加外加剂如CMC、纯碱等,以确保孔壁稳定。
桩孔钻至设计标高后,对成孔的孔径、孔深和倾斜度等进行检查,满足要求后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为清孔做好准备。
1)泥浆参数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调整泥浆比重,具体见下表。
地质情况 泥浆指标 相对密度
(g/cm3) 粘度
(s) 胶体率
(%) 失水率
(ml/30min) 含砂率
(%) 泥皮厚
(mm/30min) 静切力
(Pa) 酸碱度
(pH) 素填土 1.07~1.15 19~28 ≥96 ≤15 ≤4 ≤2 3~5 6.5 粘土及亚粘土 1.07~1.10 19~28 ≥96 ≤15 ≤4 ≤2 3~5 6.5 泥岩 1.07~1.10 19~28 ≥96 ≤15 ≤4 ≤2 3~5 6.5 砂岩 1.07~1.10 19~28 ≥96 ≤15 ≤4 ≤2 3~5 6.5 2)渣样留存和地质记录
渣样抽取频率最低满足0.5m取样一次、地层地质变化点进行加密取样,不得缺漏。渣样装于密封的塑料袋内,在防水纸条上用碳素墨水书写注明工程名称、墩号、桩号、深度、岩性初步判断、取样人、取样时间等内容。对地质变化点深度要仔细量测,力求准确。渣样抽取后,钻孔过程中要存放于现场,采用条形木盒,按取样时间(深度)分隔存放,并于木盒显著位置注明“渣样盒”等字样。相应的桩施工完成后,要将渣样放于专门地点,统一保存,保存期限至该经桩检测合格止(如有更高要求按更高标准执行)。留有必要的照片等影像资料。
施工过程中及时与设计地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地质情况出入较大者,及时与监理、设计等单位联系,采取措施。特别是桩底地质情况、嵌岩深度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金属与矿物测试打印.doc
- 金属催化剂的研进展.doc
- 金属基复合材料试题目.doc
- 金属印刷-印后艺与加工设备.docx
- 金属基复合材料体材料.doc
- 金属探测器主要用探测和识别隐埋地下的金属物.doc
- 金属材料及热处之习题.doc
- 金属探测器的基工作原理.doc
- 金属材料学__习总结 2.doc
- 金属材料工程专建设规划2012.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