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学科由来及历史变迁 一、学科名称及其变迁 1、古代文史哲不分家,古代蒙学各科教学处在互相包容、相互融合的混沌状态中; 2、政府独立设置语文科于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始,规定中小学堂开设的语文教育类课程有“习字”、“读经”、“作文”、“读古文词” “词章”等 ; 蔡元培、梁启超等人认为“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所要学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文字和文学两个方面,建议将其合并、扩充,改称“国文”; 至清末语文学科基本由“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学”两科组成的情形,至辛亥革命前夕也无大的变化; 1912年《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把中小学语文课程定名为“国文”课,至此不再提“读经讲经”等科目,它可以被视作语文独立设科以来第一个正式的统一的名称; 1922年教育部颁布“壬戌学制” ,当时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局面:小学语文课称“国语”,主要教白话文,中学语文课称“国文”,仍然教文言文; 3、1949年据叶圣陶提议,决定取消“国语”和“国文”这两个名称,一律更名为“语文”。内涵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语文”这个沿用时间最长、以后争论也最多的名称就诞生了。 二、语文教学方法的变迁 萌芽期 1、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 2、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早前者约三百年。 形成期 1、1632年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班级授课制,直观教学) 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学的教育性,四段教学法) 马克思主义教学论产生阶段 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教学论》部分 (一)先秦——清 以“三百千千”、“五经、四书”、文选读本为内容, 阅读教学尚熟读、博览、精思与评点法的结合; 写作教学主记诵和模仿(多读多写多改、先放后收等)。 先秦孔子的教育实质上是语文教育 《论语》中,孔子是“言语教育”——雅言 “四教”:——文、行、忠、信 《史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 语文教材的出现,在西汉以后,最早的教材是西汉史游的《急就篇》 。 分类:蒙学读物、文选读本、儒家经典 1、蒙学读物(识字课本): “三百千千”:《三字经》;南北朝周兴嗣《千字文》;宋朝王应麟《百家姓》共约2400字;南宋刘克庄《千家诗》 集中识字,是其优势 2、文选读本(读写课本) 梁代萧统《文选》(诗文总集) 确立选文标准:文质兼美 “综集辞采,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沉思:指深刻的艺术构思;翰藻:指华丽的词采) 奠定了教材模式:文选型 评析:《文选》是古代语文教材是上一个里程碑,语文教育的正宗是“文学” 《文章正宗》宋代真德秀编 “名义理,切实用” 《文章规范》宋代谢枋得编 “放胆文,小心文” 《古文关键》宋代吕祖谦编 布局、命题为关键 《古文观止》清代吴楚材编 “叹为观止” 《唐诗三百首》清代孙洙编 评价:集注、评、批、圈、点为一体,形成语文教材一大特色,科举需要,把应试作文推向极致 3、儒家经典(德育课本)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南宋大儒朱熹《四书集注》 目的:修身、治国、齐天下 评价:儒教是国教,是社会宗教,教化人们做明君、忠臣、良民、孝子,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 赫尔巴特“四段论”传入我国,至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时,广泛运用于中小学教学课堂。 课堂教学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其后继者又把四段发展为“五段”, 预备(提出问题、说明问题), 提示(提示新课程、讲解新教材), 联系(比较), 总结和运用。 (三)五四运动——解放前 最初沿袭传统文言文的教授方法,即逐字逐句的讲解;在白话文教学上进行了种种探索: 1、主要讲解内容 2、全面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和技巧 3、精读与泛读的结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6章 路由择协议.ppt
- 第19届全国中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doc
- 第20届全国中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及答案.doc
- 第21届全国中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及答案.doc
- 第24届全国中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含答案).doc
- 第25届全国中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含答案).doc
- 第25届全国中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及答案.doc
- 第27届全国中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doc
- 第28届全国中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doc
- 第29届全国中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及答案(完整Word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