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因工程原理练及其答案
基因工程复习题
题型:名词解释(10个)30分;填空(每空1分) 20分;选择题 (每题1分)10分;简答题 (4个)20分;论述题 (2个)20分。
第一章 绪论
1.名词解释:
基因工程: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蓝图,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特别是酶学技术,对遗传物质DNA直接进行体外重组操作与改造,将一种生物(供体)的基因转移到另外一种生物(受体)中去,从而实现受体生物的定向改造与改良。
遗传工程广义:指以改变生物有机体性状为目标,采用类似工程技术手段而进行的对遗传物质的操作,以改良品质或创造新品种。包括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细胞器工程和基因工程等不同的技术层次。狭义:基因工程。
克隆:无性(繁殖)系或纯系。指由同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方式得到的一群由遗传上同一的DNA分子、细胞或个体组成的特殊生命群体。
2.什么是基因克隆及基本要点?
3.举例说明基因工程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重大事件。
A) 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的发现(标志着DNA重组时代的开始);B) 载体的使用;C) 1970年,逆转录酶及抗性标记的发现。
4.基因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基础研究:
基因工程克隆载体的研究
基因工程受体系统的研究
目的基因的研究
基因工程工具酶的研究
基因工程新技术的研究
应用研究:
基因工程药物研究
转基因动植物的研究
在食品、化学、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第二章 基因克隆的工具酶
1.名词解释: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一类能识别双链DNA中特殊核苷酸序列,并使每条链的一个磷酸二酯键断开的内脱氧核糖核酸酶。
回文结构:双链DNA中的一段倒置重复序列,当该序列的双链被打开后,可形成发夹结构。
同尾酶:来源不同、识别序列不同,但产生相同粘性末端的酶。
同裂酶:不同来源的限制酶可切割同一靶序列和具有相同的识别序列
黏性末端:DNA末端一条链突出的几个核苷酸能与另一个具有突出单链的DNA末端通过互补配对粘合,这样的DNA末端,称为粘性末端。
平末端:DNA片段的末端是平齐的。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活性单位(U):在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下,在50μl容积中,60分钟内完全切割1mg lDNA所需的酶量为1个酶活性单位(unit 或U)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星活性:指限制性内切酶在非标准条件下,对与识别序列相似的其它序列也进行切割反应,导致出现非特异性的DNA片段的现象。
连杆(linker):化学合成的8~12个核苷酸组成的寡核苷酸片段。以中线为轴两边对称,其上有一种或几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酶切后可产生一定的粘性末端,便于与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另一DNA片段连接。
衔接头(adaptor):化学合成的寡核苷酸,含有一种以上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序列。其一端或两端具有一种或两种内切酶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
底物位点优势效应:酶对同一个DNA底物上的不同酶切位点的切割速率不同。
激酶:对核酸末端羟基进行磷酸化的酶。
2. 说明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命名原则要点。
用属名第一个字母和种名的头两个字母组成的3个字母斜体的略语表示寄主菌的物种名以及菌株(型)的代号命名。该菌株(种)中发现的不同的酶按照顺序以罗马字母编号I, II, III等。如:Escherichia coli 用Eco表示。第四个字母代表菌株或株型、变种名,若酶存在于质粒上,则需大写字母表示非染色体遗传因子。例:Hind III 从流感嗜血菌株(Haemophilus Influenzue)d 株中分离的第三个酶。EcoR I 表示基因位于Escherichia coli中的抗药性R质粒上。前三个字母用斜体,其他用正体表示。如果酶存在于一种特殊菌株中,三个字母后加上菌株名称符号,名称最后部分往往包含罗马数字,表示在该特殊菌株中发现这种酶的先后次序。
3. 引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星活性的可能因素有哪些?
若使用buffer不当, 会有star activity,而star activity是指限制酶对所作用的DNA及序列失去专一性, 当酶辨认切割位置的能力降低,导致相似的序列或是错误的辨认序列长度也会作用,而产生错误的结果。所以当DNA同时以两种限制酶处理时,选择可使两种酶之活性反应均可达75﹪以上的restriction buffer,若找不到适当的buffer则先加低盐的buffer使其中一酶作用后,在加入高盐buffer使另一酶作用,若无法以盐的高低分别加入不同的buffer,则先加入一种buffer作用后,加3M NaOAc/95﹪alcohol沉淀DNA,再加另一种buffer作用。
4. DNA片段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哪些?
具黏性末端的DNA片段之间的连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力控软件的流量监控设计.doc
- 基于功率潮流分电能计量新方法的研究.doc
- 基于区域生长的分割.doc
- 基于单片机控制进电机课程设计.doc
- 基于单片机的LT位移测量传感器设计说明书.doc
- 基于单片机的L点阵图文显示控制.doc
- 基于单片机的L点阵屏设计(学士论文).doc
- 基于单片机的多交通灯系统设计.doc
- 基于单片机的多字温度测量系统 2.doc
- 基于单片机的多度测量系统设计.doc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