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物理实验课导书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指导书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拟分两次课讲解,每次两学时;
第一次课主要内容是介绍实验误差的特点及克服方法;不确定度概念及估算方法;有效数字概念等。
第二次课主要内容是介绍图表法、逐差法;游标卡尺原理及使用方法;部分作业题的讲解等。
第一部分 绪 论 课 (一)
主要内容是介绍实验误差的特点及克服方法;不确定度概念及估算方法;有效数字概念等。
1. 测量的基本概念
1.1 等精度测量;直接测量;间接测量
1.2 真值;最佳估计值
2. 误差的概念及分类
2.1 系统误差
2.1.1 系统误差的特点
2.1.2 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
(1)仪器构造上的不完善。
(2)安装调整误差。
(3)个人误差。
(4)方法误差或理论误差。
2.1.3 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
(1)从误差来源上消除系统误差
(2)用修正法消除系统误差
(3)应用测量技术消除恒定系统误差
① 换测法。 ②替代法。③异号法。
对修正后的遗漏部分,则应认为具有随机的特性予以估计。
2.2 随机误差
2.2.1 随机误差的特点
2.2.2 减少随机误差的方法
3. 不确定度概念及计算
3.1 不确定度的概念
不确定度是表征被测量量真值所处范围的评定结果,这个范围以一定概率包含着被测量的真值,不确定度越大,这个范围包含真值的置信度(概率)就越高。按其数值评定方法,它们可分为两类:
A类不确定度:用统计方法计算的那些分量(与数据的离散性对应)常用字母 s 表示;
B类不确定度:用其他方法估算的那些分量(与仪器的欠准确对应)常用字母 u 表示。
注意:A、B不确定度与传统划分的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并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3.2 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计算公式
(1)假定A、B两类不确定度的各自分量之间是彼此不相关的,因此它们分别可表示为:
(2)假定A、B两类不确定度之间彼此是不相关的,因此合成不确定度可表示为
具体实施方案
取置信度 p=0.95,A类不确定度为
以? B类不确定度为
测量结果的总不确定度为:
当测量次数 n 多于五次少于等于十次时,总不确定度简化为
3.3 间接测量量及不确定度计算公式
设间接测量量 与 k 个彼此独立的直接测量量 间有关系:
则间接测量量的平均值为:
其不确定度可先求全微分再取方和根得出:
当函数为乘除关系时,先求对数函数全微分再取方和根得出不确定度的相对值为:
3.4 不确定度计算步骤及微量忽略和坏值剔除原则
4. 有效数字的概念
4.1 有效数字的概念.
4.2 直接测量量有效数字的确定.
4.3 间接测量量有效数字的确定.
5. 测量结果的表示
5.1 单次测量结果表示
5.2 多次测量结果表示
6. 实例
参见教材p8-9
7. 课外作业及本学期实验安排
本次课参考资料:
《大学物理实验》p3-p10
作业:p41
绪 论 课(二)
主要内容是介绍图表法、逐差法;游标卡尺原理及使用方法*;部分作业题的讲解等
1. 列表法
主要介绍二维表
2. 图示、图解法
2.1 作图的基本规则
2.2 物理实验中常见图形(曲线图、折线图)
2.3 曲线改直,图解物理量
3. 逐差法
3.1 适应条件
3.2 优点
3.3 作法(举例说明)
4. 游标卡尺(千分尺)介绍*
4.1 游标原理(使用教具)
4.2 读数方法(实测圆筒内外径、细铁丝直径)
5. 作业中部分难题、典型题讲解
大学物理绪论习题参考答案
(123.50.1); (23.580.01); (5341); (2000.000.01)
(1.5600.001); (3.210.01); (5.00000.0001);
(1.0000.001)
cm
(1) 曲线:截距 0.5 斜率 1
(2) ln(y-0.5)~2lnx 曲线:截距 0 斜率 2
9 有关数据计算结果
( a b s sa sb 70.00 277.087 139.25 0.9998 1.989 -0.0119 0.14 0.02 0.11 线性回归结果: Y=1.99x
第 二 部 分
实验一 基 本 测 量
1. 教学要求
1.1 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1.2 了解物理天平的构造,掌握使用方法和操作规则。
1.3 掌握测量规则固体体积和密度的方法。
1.4 通过本实验,进一步对不确定度的计算进行训练。
2. 指导要点
2.1 一般先调节天平:
①记录天平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专会计学原理指导及综合练习.doc
- 大专会计核算基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 大义镇一中小博能竞赛八年级语文试卷.doc
- 大三上_数电实VHDL_彩灯控制.doc
- 大二篮球理论考题及答案.doc
- 大二轮专题复习史纲目).doc
- 大众传播学复习 (答案).doc
- 大众传播学复习012年.doc
- 大众服务顾问标务流程及话述.docx
- 大众标准+Miosoft+Office+Word+文档.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