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奥斯维辛没有什闻 讲课稿
新课标必修1 第四单元 第十课 《新短文两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一。本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组合在一起,构成本单元的特色——新闻与报告文学。使高一的学生感悟新闻追踪时代特有的价值。了解新闻中作者的感情如何渗透其中以及揭示事件意义的写法。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新闻写作中,作者将自己的
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二)过程方法目标:搜集奥斯威辛的相关资料,分析新闻中
记者的思想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集倾
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领悟作者在平静的背后
所蕴含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作者能
记住历史凋惨痛教训,珍惜和平,抵制
暴力和罪恶。
三。板书设计:
四。讲稿:(约10分钟)
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没有国家,没有政府,在长达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世界各地,从事着低等甚至下贱的职业,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可就是这样的一个民族,却占据着诺贝尔奖五分之一的席位,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犹太人。
但,如此坚强,善良,勤奋的犹太人,也许做梦都没有想到,短短的四年时间,1460个日夜,竟有400万同胞在同一个地方,惨遭荼毒,这个拥挤着无数个无法超脱的怨灵的城市,有一个让上帝都颤抖的名字——奥斯威辛。
板书: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二战之前,奥斯威辛是位于波兰南部的一个只有四万人口的小镇,蓝天白云下,苏瓦河静静地流淌在起伏的丘陵之间,如同一幅宁静的风景画。
但通过预习,我们却发现,文章的一开始,作者就用一种难以置信的口吻说道:“在某种意义上说,再布热津卡,最可怕的事情,使这里居然让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口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嬉戏。”
读到这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明亮的阳光”“碧绿的草地”“孩子们的嬉笑”是不是应该构成一幅美好温馨的画面呢?可为什么这一切,在作者的笔下,却变成“最可怕的事”?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作者断言,布热津卡应当“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呢?
带着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课文,一同感悟文章中所呈现出来的那令人罄竹难书的罪恶。
板书:历史
好,课文我们读到这里,我想啊,在座的很多同学对奥斯威辛并不熟悉,甚至感到陌生,那么,现在,我们一同让时光倒流,回到68年前,一同踏进那段黑色的历史。
1940年4月,德国士兵如同撒旦手下的恶魔一样,占据着这个美丽的城市,他们用带刺的铁丝围起了一个个囚牢,一个个毒气室,一个个焚尸场。
一批接一批无辜的犹太平民被押送到这里,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大规模的毒气室,犹如恶魔的巨口,不停的吞噬着生命,纳粹分子仅用15分钟,就杀死了2000人,而这种堪称疯狂的屠杀,一天竟可高达三至四次!更可怕的是,残暴的法西斯分子,在焚尸炉前敲掉私者的金牙,剥下死人的皮肤做成灯罩,剪下女子的长发织成地毯。
集中营的看守这样说道:奥斯威辛,进得来,出得去,除非你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
的确,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里的人们所承受的苦难,远远不是我们所能想象和描述的,政治狂人希特勒为了实现他罪恶的目的,竟然将数百万无辜的生命推向深渊!
当奥斯威辛被赋予了这样的一段令人发指的历史之后,我想,无需我再作更多的解释,同学们也能深深的理解,作者为什么将“明亮的阳光”“碧绿的草地”“孩子们的嬉笑”称为最可怕的事了。因为,纳粹分子来到这片土地的那一刻,笑声戛然而止,只有无数的冤魂在唱着悲戚的挽歌;血淋淋的尸体倒在鲜花曾盛开的地方,从此那里寸草不生;焚尸炉冒出的黑烟,聚集在奥斯威辛的上空,遮住了温暖的阳光,永世不再消散。
十四年后,当年的人间地狱已经变成了一个可供后人参观的旅游中心,这里变得很宁静,参观者再也听不见受难者的喊叫了,可那些被保存下来的牢房,毒气室,鞭刑柱,棼尸炉,却如同一个个面目狰狞的魔鬼,向每个参观者撕吼。让我们从文章的堤坝自然段开始阅读,看到参观者究竟受到了怎样的震撼吧!
板书:震撼
一开始,他们默默的迈着步子,只是很快地望了一眼,可是当他们看见那玻璃窗里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时,当他们看见死刑牢房时,当他们看见那些狭小的用来囚禁受害者的“长条盒子”时,他们“停下了脚步”“浑身发抖”“张大嘴巴相交,却什么也叫不出来。甚至当他们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自己也感到窒息。
罗森塔尔并没有用笔墨直接向我们勾画出奥斯威辛的恐怖,却通过参观者的行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气污染控制工识点总结.doc
- 大气环境—大气直分层、受热过程及运动练习.doc
- 大气环境及天气候练习题.doc
- 大气环境之降水练习.doc
- 大气环境影响评术 集中实训报告.doc
- 大气探测学复习题(2011版).doc
- 大气科学 地面观测.doc
- 大气科学概论重可折页).doc
- 大水位差论文:位差旅游码头自动扶梯新工艺及设备研究.doc
- 大沟1803回施工方案说明书.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