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奥斯维辛没有什闻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奥斯维辛没有什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中文三班 田巳平 一、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通过参观者的神态、动作来传达他们的内心感受,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 3、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4、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恨,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二、教学重点 1、把握作者通过参观者的神态、动作来传达他们的内心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情感的写法; 2、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 三、教学难点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 四、教学方法 教读法、合作探究法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流程 导入 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已离我们远去,但日本法西斯的心狠手辣、惨无人道, 已经成为了我们无法忘却的记忆。在二战期间,在欧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德国法西斯犯下的罪行同样是令人发(fà)指!那到底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是怎样的惨绝人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则短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黑板板书课文标题和作者) (二)认识作者作品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认识一下作者。 罗森塔尔是美国著名的记者, 1960年凭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获普利策奖的国际新闻奖。 我们刚刚提到了“普利策奖”,也许很多同学对此还是个模糊的概念,所谓“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也往往代表着国际新闻界的最高成就。 这则新闻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既然没有新闻,那又为何作者写下了这则新闻,而且还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奖项,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得。” “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实验室)——“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绞刑室)——“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嗯,大家找得也差不多了。大致归纳,文章中主要有这样一些句子描绘参观者表情变化。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在这里,作者没有直接写集中营的恐怖,而是采用了从另一个角度写人们的这些表情神态变化,有同学发现吗?(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对,侧面描写。(副板书: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大家发现了吗?) 在这里作者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不直接写集中营恐怖,而让读者从参观者的表情来体会他们的所见,感受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大家可以看看刚刚我们找的这些句子,是不是都突出表现这里带给人们的恐惧啊! 嗯,我们来看黑板 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些地方,很明显,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啊!(停顿) 嗯,对,作者按空间顺序(板书)记录了他们参观的地点。 其实,今天人们参观的奥斯维辛是经过复原的,当初德国人为了销毁罪证曾把它炸毁,即使是这样,我们依然能在这座博物馆里找出德国法西斯的种种罪行。 (15分钟) (四)赏析 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为何,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还要写下这篇早已不是新闻的新闻呢?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仔细分析这则新闻。 我们先来看看导语部分。在文中第一段,大家把第一段齐读一遍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嗯,好的。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作者要这么说呢?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么美好的一切? 有哪位同学愿意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明确) (大家可以先看看第二段作者是怎么说的。“……”) 这里,景色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个曾经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有这样和平美好的景色,在心里上他一时是无法接受的,所以感到可怕。 大家可以看看第二段,出现最多的是些什么词,“不该、不该、不该、不该、永远没有”等等,全都是什么词? 否定词。 作者用这样的否定词否定了之前和谐美好的画面。 我们再来看看前三段,出现最多的词是什么?“可怕”。 嗯,作者用这样的词与一开始“阳光明媚,树木婆娑起舞”这样一幅美好的画面相伴,想想在这样一个和平美好的氛围里,想到最可怕的事情,想到噩梦,是不是会让让我们感到一种莫名的 压抑 啊。(板书:压抑) 既然作者说“布热金卡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那么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wy2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