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宁为战死鬼 不做亡国奴》教学设计说明及反思(原创)
?
《宁为战死鬼 不做亡国奴》教学设计说明及反思
《宁为战死鬼 不做亡国奴》是《中国历史》第三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二课,本课有两个内容: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都是中考考点。
根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初二学生的学情,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 知识目标: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
?? 能力目标:发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初步掌握史论结合的方法。
?? 情感目标: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通过南京大屠杀的学习,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卢沟桥事变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史实。
一、卢沟桥事变
1、? 出示三幅图片,并用文字资料简介卢沟桥,让学生对雄伟壮观的卢沟桥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 出示《卢沟桥事变示意图》,抛出问题:日本为什么要攻打卢沟桥?卢沟桥有什么重要的战略地位?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对卢沟桥有了理性的认识。
3、? 能力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所以我设计了一个卢沟桥事变的表格,让学生小组合作填写表格,并记忆,然后进行小组PK,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
4、? 播放《卢沟桥事变》视频资料及卢沟桥事变的图片,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并激发学生国难当头,以身报国的爱国情怀。
5、? 国难当头,国共两党尽释前嫌,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
通过以上五个环节,使学生对卢沟桥事变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升华到情感态度,兼顾三维目标,重视双基,培养了学生能力。
二、南京大屠杀
这一知识点属于能力和情感两个层面的。主要培养学生读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感。
论从史出。历史是一本社会学科,历史课堂上也要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因此在讲南京大屠杀时,我比较重视史料的运用。让学生从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文字资料、时事热点等得出结论。
1、图片资料:课本P90---91六幅图片,初步了解南京大屠杀。
2、《南京大屠杀》的视频资料,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文字资料,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分析。
(1)、罗伯特·威尔逊日记:
???????? 12月15日,多数记者离开南京去上海发送他们的报道。他们在这座城市的最后一天是可怖的。在去码头的路上,在水西门下,记者确确实实不得不开车碾过几英尺的尸体,狗已经开始啃啮这些尸首。后来,在等船的时候,他们看到日本军人把1000名中国人排成行,强迫他们一小组一小组地跪下,并挨个地朝他们脑后开枪。在杀人的时候,一些日本人又笑又抽烟,就像这整个场面给了他们莫大的欢乐。
? ?美联社的麦克丹尼尔在南方多待一天,然后乘一艘驱逐舰去上海。12月16日,在这座被毁的中国都城的最后一天,他看见了更多的死尸并经过一长串双手被缚的中国男子。其中一个人从人群中挣脱出来,跪倒在地,求麦克丹尼尔救他一命。麦克丹尼尔写道:“我无能为力,我对南京的最后印象——死亡的中国人,死亡的中国人,死亡的中国人。”
(2)、日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说:“因为是在战争期间,即是发生某种屠杀,也并非大屠杀一类的行动。
(3)、2005年10月17日,日本首相小泉在任内第五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表示,小泉此举已经严重损害中日关系,最近的日本高层来访,有关会议被取消或推迟。
(4)2008年,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时指出: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
通过视频资料——历史文献——新闻热点,学生从简单的仇恨升华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一理性的情感认识,通过胡锦涛主席的这段话,引导学生描绘中日关系蓝图,对学生进行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的大世界观的教育。
?
反思:
1、本节课注重知识的拓展,忽视了学生易混淆的知识比较,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和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知识链接、知识比较。
2、以小组合作为依托,整体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卢沟桥事变的处理,小组合作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对抗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历史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从社会热点中捕捉与历史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新闻,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钓鱼岛问题,如神州八号等,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历史、了解历史,更好地理解当今的世界,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生:卢沟桥
师:展示“卢沟晓月”的图片。同学们看到这座桥感觉怎么样?
生:很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企业并购中目标公司的股价问题研究解析.doc
- 企业并购重组案例及税收筹划解析.doc
- 清平乐.六盘山_(新)解析.ppt
- 宁波大学甬江学生公寓及食堂项目资格预审文件解析.doc
- 企业财产保险条款3.3解析.doc
- 企业财产保险拓展解析.ppt
- 清平乐六盘山解析.ppt
-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解析.ppt
- 宁波航运金钢奖汇报解析.ppt
- 清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性解析.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