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学院二支部科下乡活动总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程学院二支部科下乡活动总结

工程学院教工二支部科技下乡活动总结 在工程学院教工二支部的领导下,在科技服务工作和科技下乡服务工作上的措施取得了成效、全院围绕科技服务工作,实施“百千万大学生进万村工程”,在大型农机械保养和在春季抗旱专项工作方面赢得社会赞同,新品种示范成效显著,生防技术示范助推无公害生产,科技培训服务提高了农民素质;与当地政府密切联系,争取支持,树标立牌,建立高标准示范基地,采取多种方式,发挥各自优势,科技宣传与科技服务促进了成果转化,组织现场观摩,增进领导、农民对科技的认识,让广大农民得到相应信息,加速成果转化;继续抓好以百万大学生进万村工程”为中心的科技服务工作,抓好示范基地建设,搞好科技培训与技术指导,组织召开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会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一年来,我院按照市委宣传部和市三下乡办公室的布署安排,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市农科院科技服务计划实施方案》开展工作,依靠全体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以实施百万大学生进万村工程”为重点,围绕科技下乡、科技服务做了大量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六类示范基地建设 全院围绕科技服务工作,实施“百万大学生进晚村工程”,重点抓好市优质小麦、玉米、牧草基地;蔬菜生防示范基地和景县节水示范等基地。全院建立百亩试验田块15个,累计面积1066亩,千亩示范方31个,面积16450亩,辐射示范36万亩。 玉米新品种示范基地 在市建立玉米新品种衡单311、衡单6272和金秋963示范基地共计2810亩。其中:衡单311在市前营示范230亩,平均亩产665公斤,突出表现结实性好,抗病虫;衡单6272在市榆科示范580亩,平均亩产685公斤,表现结实性好,出籽率高,抗病虫;示范区采用玉米螟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示范面积1000亩,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公务员之家 棉花新品种示范基地建设百亩以上示范田3个,当年共计示范面积740亩。主要以棉花新品种衡棉4号及丰产高效栽培为核心技术,同时结合青刈黑麦示范推广。在*市小寨乡皮村建立高效农业核心示范区100亩,在乡村、坊镇村建立核心示范区300亩。建立棉草连作棉花中心示范区3000亩,向周边辐射推广1万亩。 牧草新品种及高效种植示范基地与奶牛养殖小区结合,开展饲用黑麦、小黑麦、高丹草新品种与林草间作模式示范,饲用黑麦、小黑麦与高丹草一体化种植模式。蔬菜生防技术示范基地 建成市县级示范基地6个。其中*036亩、1503亩、486亩、省内其他地区26亩,共计示范7121.8亩。示范基地均采用放风口装置防虫网防虫技术;应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食蚜瘿蚊防治蚜虫等生物防治技术;熊蜂授粉技术;使用生物微肥及配方施肥技术防病促产和膜下暗灌、防病等一系列综合技术措施。 二、科技服务工作取得的成效 全院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核心示范区31个,示范面积16450亩,辐射示范面积涉及359960亩。举办规模大小不等的技术培训57场次, 发放技术资料94300份,受训群众16120人次。利用各种媒体宣传33次。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13次,观摩1140人次。 (一)春季抗旱专项工作赢得社会赞同 针对初春的特大旱情,我院科技人员及时行动,在院领导的带领下,从春节期间开始对旱情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并在2月10日前将各项措施印成明白纸发放到各示范户,现场指导1500多人次,培训县技术人员、乡村干部、农民代表共3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万多采访10多次,新闻报道10多次,同时给*电视台、*科技报、*电视台等各新闻媒体输送了抗旱技术资料,为农民科学抗旱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新品种示范成效显著 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和跟踪技术服务、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的示范推广,以及我们采取的示范与繁种相结合的方式,切实给示范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4900亩示范区,平均亩节水40-50m3,增产60-80kg,增收节支总额超过120万元,共计节水20多万方,为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作出了贡献。 在春季特大旱情之下,我院示范的品种均表现突出的抗旱优势,特别是衡观35,一般亩产达530kg以上,比当地一般品种增产60-100kg。*吴寺村创亩产650kg的高产记录。 (三)生防技术示范助推无公害生产 通过生防技术的实施番茄增产15%左右,茄子增产24.0%,授粉后没有发现奇形果,黄瓜增产3%,大棚蔬菜平均增值1050元/亩,产生社会经济效益700多万元。示范区及示范辐转自:http://www.Z射区使用的化学农药普遍减少1/2左右,剧毒农药全部不再使用,示范区90%以上的蔬菜质量达到国家绿色食品安全标准。 (四)科技培训服务提高了农民素质 通过科技培训解决了当地作物生产中存在的诸多技术问题,实现了增产、节本、降耗,提效。受训农民系统掌握了新品种选择、播种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期确定等

文档评论(0)

vtangoj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