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集体备课——从园到三味书屋
杜庄学区初级中学寒假集体备课纸(七八年级适用)
课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共2时 主备 马晓娜 参与备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攒、拗、确凿、轻捷、相宜、方正”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分析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4、体会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教学重
难点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对事物的准确描摹,对动作的准确表达及写作思路的条理性。
2、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初步了解插叙。 教学方法 点拨法,诵读法、研讨法 内容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理由 环节
步骤 一、导语
每个人的童年,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任意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播洒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今天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有关童年的记忆。
二、作品及背景介绍
本文是一篇写于1926年9月18日的回忆性散文,当时鲁迅被反动派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正值暑假,学生还没开学,就写下这篇散文,后来收入到《朝花夕拾》散文集中。
“朝花”喻童年美好的生活,“拾”回忆往事,原名《旧事重提》,后改为《朝花夕拾》。它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1、范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2、正音
确凿(záo) 菜畦(qí) 斑蝥(wú) 攒(zǎn) 敛(liǎn) 脑髓(suǐ) 秕(bǐ)谷 蝉蜕(tuì) 书塾(shú) 宿儒(rú) 倜(tì)傥(tǎng) 窦(dòu)
3、请学生说说初读后的感受
四、划分文章层次
从文章题目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根据题目提示,我们该如何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来不及走到中间去”)写百草园的生 优美的语言和画面勾起学生美好的回忆,同时也为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做铺垫。
夯实字词基础
整体感知文意,建立对文章的框架性认识,疏通文章脉络。
内容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理由 环节
步骤 活。第二部分(从“出门向东”到完)写三味书屋的情形。
五、研读第一部分
1、齐读第一部分
2、探究质疑
(1)第1自然段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句话是否有矛盾呢?
讨论后归纳:没有矛盾,前一句是用大人的眼来看的,“确凿只有” 断是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中来看的,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确定是我的乐园。所以不矛盾。
(2)作者是怎样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讨论后归纳:
A、从句式上看,用“不心说……也不心说……单是……”宕开一笔,为的是突出下面“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就已趣味无穷,可见园里的佳趣定然比比皆是,这是以一概全的写法。
B、从描写的范围看:先写整体,后写局部。
C、从描写的对象来看:既有植物,也有动物。
D、从观察的角度来看:
视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
听觉: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触觉:有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 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的斑蝥,有可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的何乎乌的臃肿的根。
味觉:有桑葚,有又酸又甜的覆盆子。
E、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像和特殊的感受。
F、从遣词描写来看,用词十分准确、生动,形容黄蜂用“肥胖、伏”,形容叫天子用“轻捷、直窜”,形容石井栏用“光滑”都十分贴切。
教师小结:鲁迅先生抓住自己熟悉的喜欢的景物来写,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用词准确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传神地写出了对泥墙根一带景物的喜欢之情。描写层次井然、条理清晰,让人佩服,不愧一代大家。品味其中的写作手法,对于我们今后写景创作具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多加借鉴。
(3)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讨论并归纳:
弄清楚弄明白作者是用两个时间段的两种心态来写文章,再次基础上读者的评价和分析才能更客观。
让学生在品析中学会如何生动形象、条理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限制性行业中企战略行为合法性的研究 以中国汽车行业为例.doc
- 限时训练】第五: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章末盘点(含解析).doc
- 陈驿灵体育锻炼理健康论文.doc
- 陕西省宝鸡市金区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
- 陕西省西安市昆中学2014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数学(理科)第70课时 算法初步.doc
- 陕西科学技术出社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doc
- 陕西西安市临潼华清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自主命题(二)语文试题.doc
- 陕西酒店大堂LD显示屏.doc
- 除氧器水位单回制系统设计.doc
- 陶瓷工艺原理之品 坏体性质的控制.doc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度中考政 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政治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 吉林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
- 竞聘技校数学老师演讲.docx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