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顺季节袋栽白金针菇
顺季节袋栽白金针菇
简便快捷新模式
_____________
(湖北省_______县____镇菌种厂 ______)
摘 要 以日生产500kg料为模式,要适时掌握栽培季节,做好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详细阐述了“工序操作链”以白天时间为轴心运转,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各道工序的具体操作方式和所需工日、工时。该模式适应于财力不足的栽培群体,是顺季节简便快捷袋栽白金针菇的一个亮点。
关键词 模式 衔接 旋转360°等差数列 工序操作链
白金针菇是一种低温型食用菌。顺季节袋栽白金针菇是自然季节的温度由高到低,种植者利用其温度的变化和利用栽培其它食用菌的现成设备,在少量增添设备、控制投资成本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温型结构栽培模式。这种温型结构栽培模式,倍受平菇栽培者的青睐。七、八、九月栽培平菇,十、十一月袋栽的白金针菇。春节期间气温低,平菇生长缓慢,数量小,而白金针菇却进入出菇高峰期,此时生长的白金针菇质量最好,产量最高,病害很少,销售价位极高,经济效益是平菇的一倍左右。
然而,随着全球型气候变暖,适合白金针菇生长的自然季节也日趋缩短。袋栽白金针菇,传统工艺流程繁复,各道操作工序繁琐,如何在有限的自然季节内进行袋式栽培,最大限度地简化繁琐工序,降低工料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投料量,吻合春节期间的销售高峰和价位高峰,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笔者历经九年的时间,在生产实践中反复摸索,逐渐形成并规范出一套简便快捷袋栽新模式。现归纳整理,详细介绍如下:
1 栽培季节模式
栽培季节在顺季袋栽白金针菇生产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笔者近年来观察,华中、华东地区的顺季袋栽季节可以从阳历的九月下旬开始,延续至十一月下旬结束。如提前到九月上中旬,那时气温高,杂菌污染率高,虫害危害也严重,袋栽失败的可能性大;如延续至十二月上中旬,那时气温低,发菌时间长,再加上排袋催蕾和菇体生长至上市销售近三个月之久。每年的春节(正月初一)是阳历的二月八日±10天,如果头潮菇错过春节期间的销售旺季,经济效益将大打折扣。室内月旬气温、气候特点及菇事日程安排见表Ⅰ
2、产前准备模式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各项准备工作到位,才能使栽培季节内的生产进程有条不紊的推进,预定规划如期完成。
2.1 原料准备 原料好比种植农作物的土壤。原料包括主料和辅料。
2.1.1 主料 目前,袋栽白金针菇的主料一般以棉子壳为主。棉子壳以当年新鲜的为好。棉壳的物理性状一般要求壳片比平菇栽培的壳片稍小;棉壳内稍带一点棉籽仁粉为好(抓一把棉壳在另一只手心抖动,手心有少量棉籽仁粉落下为度);棉壳剥绒不能太光,大部分棉纤维被刮去,棉壳内含不住额定的水份,最终产量低,这样的棉壳不可取。
2.1.2 辅料 麦麸、玉米粉是最主要的辅料之一,也是料内有机氮源的重要来源。麦麸的选择很重要,一般要求片大,手感绵软,如手感较硬或有扎手的感觉,一般都掺有被粉碎的麦桔。玉米粉的颗粒要求在0.5mm左右,颗粒太大,在发菌过程中易遭鼠害。糖、石膏、石灰、多菌灵或克霉灵也是常用辅料。培养料采用高压蒸气灭菌可不必加糖,降低成本;采用常压蒸汽灭菌,料内要加入1%的糖,发菌初期菌丝明显浓白粗壮。
2.2 塑料筒料 采用塑料筒料栽培白金针菇,它具有一次性投资成本小,栽培成功率高,产量稳定,菇形直挺美观,低温时发菌可增加菌袋高度来增加料温,加快菌丝生长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常规袋规格是17×33×0.06cm的折角封底袋,此规格装料少(干料约270克),工效低而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规格18×36×0.05cm两头通袋(装袋前需用绳系活结扎一头),它装料比常规袋多,由于两头接种,发菌天数明显缩短。市售的是筒料,购回后需自己按此规格切断加工而成。具体详见《食用菌》2008年第一期笔者拙作的《白金针菇袋栽工艺的改进》一文。
2.3 栽培场所 栽培场所一般选择在交通、水源方便,远离禽畜,工业污染区及医院、居民闹区,它要求有拌料装袋场所、接种场所和发菌出菇场所。
2.3.1 拌料装袋场所 此场所要求室内,面积40~50m2,水泥地面,以便操作。
2.3.2 接种场所 接种场所系冷却室和接种室。冷却室和接种室毗邻,用门隔开。要求密封性能好,便于熏蒸;地面、墙体及天花板光亮,便于清洗。一般20m2为宜。接种室还要求安装2盏紫外线杀菌灯和一盏照明日光灯。
2.3.3 发菌出菇场所 发菌出菇场所根据投料量的多少(每m2竖立排袋75只,折干料32kg左右)而规划。可室外选择地势较高处搭建大棚。大棚以泥土地面为好,要求遮阳70%以上,南北走向,通风良好。大棚出菇期一般至3月上旬结束。也可选择闲置的仓库、民房进行室内栽培。室内可设层架,一般四层,层高45cm,宽75cm,底层离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